截至2025年7月21日 10:44,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下跌0.32%。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中芯国际领涨0.94%,盛美上海上涨0.62%,上海合晶上涨0.61%;和林微纳领跌2.41%,华海清科下跌1.58%,华海诚科下跌1.14%。科创半导体ETF(588170)下跌0.49%,最新报价1.02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7月18日,科创半导体ETF近2周累计上涨0.49%。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科创半导体ETF近6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1621.47万元净流入,合计“吸金”3246.76万元,日均净流入达541.13万元。
7月17日,台积电公布最新亮眼财报。数据显示,若以美元计算,第二季度台积电实现营收300.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08.2亿美元增加92.5亿美元,同比大增44.4%,较上一季度的255.3亿美元,环比增长17.8%。毛利率为58.6%,营业利益率为49.6%,税后纯益率则为42.7%。此外,为应对强劲的结构性成长需求,魏哲家表示,未来几年内台积电将在中国台湾地区建设11座晶圆厂与4座先进封装厂,并于新竹与高雄两地展开2纳米布局。
东海证券认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研究核心是周期性与成长性双重共振,当前周期底部压力较大,国产化动力较为充足。半导体产业首先是一个周期行业,具备周期产业的价格、库存、产能供给、终端需求等基本要素,价格与库存是反映短期周期性的高频关键指标,终端需求是驱动行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而产能供给与产能利用率是供给中长期指标。半导体过去 4 轮周期分别是 7、3、3、4 年,本轮周期顶部在 2021 年底,2023-2024 年行在底部震荡。分析我国的半导体产业关键就是分析全球周期性与我国企业长期成长性这两个要素在不同阶段的主导地位差异,股票市场也是不断反映两者力量的表现。
公开信息显示,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跟踪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囊括科创板中半导体设备和半导体材料细分领域的硬科技公司。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行业是重要的国产替代领域,具备国产化率较低、国产替代天花板较高属性,受益于人工智能革命下的半导体需求扩张、科技重组并购浪潮、光刻机技术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