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三大指数高开,恒指涨0.67%,国指涨0.77%,恒生科技指数涨1.18%。盘面上,大型科技股普遍上涨,其中,美团涨4.5%,京东涨3.2%,阿里巴巴涨2.6%,百度、腾讯、网易皆上涨,唯小米跌1%
恒生指数站上25000点,创2022年2月来新高,年内涨幅超24%。
相关ETF方面,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早盘高开,盘中持续震荡,截至发稿,上涨近1.2%,成交额超5000万,该ETF近五日获资金净流入1100万。成分股中半数上涨,美团-W涨超4%;京东集团-SW涨近3%;阿里巴巴-W、蔚来-SW、地平线机器人-W、中芯国际、网易-S、海尔智家、联想集团、中芯国际等个股跟涨,涨幅均超1%。
港股互联网ETF(159568)高开,盘中震荡,上涨近0.5%,成交额近4000万,换手率超11%,交投活跃。成分股中,狮腾控股、美团-W涨超4%;迈富时涨超3%;阿里巴巴-W、趣致集团、心动公司等个股跟涨,涨幅均超1%。
科技是景气改善和估值低位的交集
华泰证券表示,港股科技处于估值洼地。目前恒生科技指数动态PE只有15.7倍,在2020年至今均值23.8X以下,ERP仍高于历史均值,本身处于相对估值洼地。但由于基本面的一些负面压力,恒生科技指数2025年彭博一致预期EPS近一月下修4.3%,在此前板块轮动中被市场阶段性忽略。6月至今,南向资金分别净流出传媒(含腾讯等)、商贸零售(含阿里巴巴等)约248亿、122亿港币,在南向资金净流入排名中垫底。
近期压制科技类企业盈利前景的负面因素有所改善。1)“外卖大战”对头部互联网企业的利润压力或提前缓解。18日市场监管总局对主要外卖平台公司进行约谈,要求外卖平台企业理性竞争。此前市场预期该竞争或持续至25年底至26年。2)AI行情出现新催化。上周美方批准英伟达向中国销售H20芯片,有望进一步提升国内企业资本开支速度,叠加Kimi K2开源等重要事件,AI行情出现新催化。
除上述事件因素外,我们的港股中观景气数据库也显示互联网方向,如电商、游戏、本地生活等细分板块目前景气有筑底态势,汽车板块也处于景气爬坡阶段。这些板块此前计入较多负面预期,估值水平已经较为合理。
市场空间上,1)短期仅风险溢价下调就有望支撑市场向上突破。假设股权风险溢价降至上半年DeepSeek行情最低点1.6%,则动态估值将从现在的15.7倍上升至19.6倍。如果保守假设股权风险溢价只修复到6月低点,恒指估值可以提升至16.9倍。2)盈利上修或进一步支撑市场远景。年底动态EPS将切换为2026年预期,彼时即便估值如现在水平保持不变,恒科都存在较高的抬升空间,若风险溢价调整则空间更大。
港股市场下半年有望再创新高
三季度市场或依然高波动,但压力因素比预期更低,行情启动时点可能更早。外部新一轮关税谈判下中国相对优势反而上升;美国金融去监管、联储继续降息、稳定币扩容、国债久期调整等多重因素助力下,美元指数有进一步下行空间,人民币升值利好港股表现;内部“反内卷”加码、互联网电商负面压力减轻以及房地产政策都有一定积极变化。这些变化比我们预期的更加乐观,对市场表现的压制相对减轻。
8月仍有密集事件如中美关税谈判、中报业绩期来临等,短期我们建议关注电商、游戏、本地生活等景气筑底且估值不高行业的交易机会。中长期维度,依然建议投资者以配置视角看待港股在资产组合的地位,关注ROE水平较高,且可能进一步修复的消费者服务、耐用消费品、技术硬件与设备板块;在业绩改善的同时估值有性价比的软件服务、消费者服务、食品饮料等。
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跟踪指数覆盖互联网软件、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服务、家庭娱乐等细分领域。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比亚迪股份、阿里巴巴-W、美团-W、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等,合计权重70%,头部集中度高,指数深度受益AI应用端发展。
该指数近一年涨幅47.76%(截至2025年7月1日),显著跑赢恒生指数(同期涨幅35.88%),核心驱动为AI大模型商业化加速与互联网龙头利润释放。叠加成分股平均研发投入占比达12%,腾讯、阿里等头部企业年研发支出超百亿,深度布局AI Agent、Sora视频生成等前沿领域。
指数超千亿港元市值企业占比超80%(腾讯、阿里、美团、比亚迪、小米等),500-1000亿港元中坚力量占比超10%(地平线机器人、阿里健康、比亚迪电子),形成"巨头引领+中部创新"格局,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