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场逐渐进入低利率环境,红利资产受到资金青睐。融通基金推出的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ETF联接基金于7月16日正式成立,募资额达到9.83亿元。
融通基金基金经理蔡志伟表示:“红利资产的长期投资价值已在A股市场得到印证。在低利率环境下,红利策略的性价比相对较高,央企上市公司的红利主题是一个新的投资方向。”
Choice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2月30日至2025年5月30日,中证诚通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累计收益率为95.97%,年化收益率为8.59%。同期,沪深300全收益指数、中证500全收益指数、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分别上涨40.38%、2.03%和55.48%。
蔡志伟认为,新“国九条”更加强化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监管。政策支持下,A股市场更加重视股东回报,红利类资产或迎来估值重塑,红利类风格股票迎来布局良机,红利策略大概率会在未来成为市场主流。
以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为例,截至2025年5月底,近3年来,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成分股的分红总额约为1.25万亿元,所有国资央企分红总额为1.76万亿元,该指数的分红占比超过七成。
在蔡志伟看来,央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骨干力量,也是市场中的分红主力。因此,央企上市公司红利主题是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向。
据分析,央企利润贡献大,经营状况改善明显,但其内在战略价值尚未被市场投资者充分认知,估值水平较低,估值修复潜力巨大。截至2025年5月30日,中证央企综合指数市盈率、市净率均处于近10年来低位。中证央企指数的动态市盈率为11.4倍,市净率为1.08倍,均低于地方国企、民企的估值水平。
谈及新基金,蔡志伟表示,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ETF联接基金通过投资于目标ETF,紧密跟踪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是首只采用预期股息率这一指标的红利指数。
具体来看,传统高股息策略采用历史股息率,隐含了历史分红可持续的假设,但未考虑公司分红意愿的变化和当年盈利情况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相较而言,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注重预期股息率概念,即在综合历史股息支付率与预期利润水平后进行选股,其分红的确定性、稳定性更高。
“这一编制方法可以较好地兼顾公司的分红意愿和盈利能力,在指数定期调整前对公司经营情况进行刻画,前瞻性地剔除经营盈利情况恶化、未来分红可能性降低的公司。”蔡志伟说,过去1年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成分股的平均股息收益率为4.51%,明显高于全部央企上市公司的平均股息收益率(2.8%)、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股息收益率(2.47%)。
此外,蔡志伟还认为,在经济复苏动能较强的阶段,由于预期股息率指标的构造中采用了企业预期盈利指标,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有望在市场上行中受益。同时,在企业整体盈利偏弱的阶段,凭借央企的高股利支付率以及稳定、持续现金分红的属性,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有望在市场偏弱时发挥较强的防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