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募基金二季报陆续披露,QDII基金的区域配置策略调整引发市场关注。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已披露二季报的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中,37只产品配置港股资产,且多只基金加大了对港股的持仓。从行业布局来看,科技板块仍为核心配置方向。
多只QDII基金增配港股
在投资策略上,一季度纳斯达克指数的震荡表现成为QDII基金调整区域配置的重要触发因素。Wind资讯数据显示,一季度末132只QDII基金配置美股市场,持仓市值合计1783.63亿元;而进入二季度,多只基金开始降低美股仓位,转向估值更具优势的港股市场。
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股票发起(QDII)颇具代表性:一季度末美股仓位从去年年末的39.04%降至29.33%,港股仓位则从13.97%提升至24.07%;二季度这一趋势进一步延续,港股仓位攀升至57.91%,美股仓位降至3.03%。
创金合信全球芯片产业股票发起(QDII)基金经理刘扬在二季报中明确表示,后续几个月,大中华区更具有配置价值。维持A股持仓结构,适当优化港股持仓。
类似操作在鹏华港美互联股票(LOF)、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LOF)等基金中均有体现。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港股市场“双重优势”驱动配置转向:其一,恒生科技指数动态市盈率经近期调整后处于相对低位,较部分海外市场指数呈现明显估值优势;其二,港股科技股中互联网服务、软件应用等板块与国内经济复苏关联度较高,政策边际改善更易传导至股价表现,形成“估值修复+基本面共振”的投资逻辑。
科技板块配置热度不减
今年第二季度,代表科技板块的信息技术行业仍是QDII基金的重要配置领域。根据行业分类标准,科技行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半导体、软件服务、IT设备、通信设备和互联网服务等子行业。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已披露的数据,QDII基金第一大重仓行业为信息技术行业,共有38只基金布局,该行业投资市值合计331.47亿元。此外,医疗保健、非日常生活消费品、通讯业务、日常消费品等行业的投资市值居前。QDII基金在这些子行业的配置比例和持仓结构的变化,反映了基金管理人对科技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
其中,16只QDII基金对于信息技术行业仓位保持在30%以上,多只基金将其作为第一大重仓行业。例如,创金合信全球芯片产业股票发起(QDII)继续保持对信息技术行业的高配,仓位由一季度末的74.65%小幅提升至75.47%。
对于下半年布局,多只QDII基金将AI产业链作为核心主线。
银华海外数字经济量化选股混合发起式(QDII)二季报显示,市场将继续聚焦于AI产业的基本面进展以及关键宏观事件的演变。持续看好人工智能从底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到模型优化,再到应用场景落地的完整产业链条,其发展动能依然强劲。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陈宇恒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QDII基金二季报透露出的“增配港股、聚焦科技”趋势,既是对全球市场估值差异的理性回应,也是对产业变革机遇的主动把握。在美股估值偏高、港股具备性价比的背景下,科技板块尤其是AI产业链的布局,将成为QDII基金获取超额收益的关键。对于投资者而言,建议关注港股科技龙头的技术壁垒、全球竞争力及政策适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