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郝飞
为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提升个体工商户融资服务的可得性、精准性,自2025年6月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以下简称“江苏金融监管局”)会同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融资对接专项行动,积极为江苏近千万户个体工商户提供精准金融支持。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江苏省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同比增加229.3亿元,贷款户数同比增加23.2万户;1月至6月个体工商户贷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28个基点。
主动对接,推动金融供给持续优化。江苏个体工商户面广量大,本次对接专项行动中,江苏金融监管局联动市场监管部门,依托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结果信息,统筹考虑个体工商户区域分布、账户归属、银行资源配备等因素,将名单分配至辖内银行机构;推动银行机构主动走访,深入了解个体工商户金融需求,积极配套专项政策和信贷资源,对“生存、成长、发展”不同分型个体工商户提供精准支持,对“名特优新”分类个体工商户强化重点支持;鼓励银行机构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增加信用贷款投放,提出个体工商户贷款中信用贷款占比提升目标。
分类施策,围绕“分型分类”精准服务。江苏金融监管局推动银行机构以此次专项行动为契机,建立“分类施策—动态评估—精准滴灌”长效服务机制,有效落实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支持政策。针对不同分型个体工商户提供“递进式”金融支持,对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个体工商户分别实施“筑基、提档、领航”三大工程。针对不同分类个体工商户采取“侧重式”培育措施,鼓励有条件的银行机构针对“名特优新”类个体工商户经营特点,开发专属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
创新驱动,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江苏金融监管局引导银行机构深入了解不同类型个体工商户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契合不同金融需求的产品服务。比如,进一步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助力“知名类”个体工商户品牌价值转化为融资优势;对“特色类”个体工商户产业集群实施优先授信、优惠利率、优质服务“三优”政策;赋能个体工商户资质信誉变信用,对获得政府老字号、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职称、产品质量认证的“优质类”个体工商户提供信用融资支持;根据“新兴类”个体工商户的差异化金融需求,积极提供“融资+融智”综合金融服务,助力关键技术成果转化。
凝聚合力,健全机制助力长远发展。金融监管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建立专项协作机制,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加强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信息共享,结合实际做好工作统筹指导和组织推动;用好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主动了解个体工商户经营发展面临的问题诉求,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推动解决;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深化联动,实施“网格化”管理,争取形成“一区域一策略一特色”的服务模式;引导银行机构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内部资源保障,落实尽职免责政策,激发基层信贷人员积极性。
江苏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将持续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强化联动,全力拓宽广大个体工商户融资渠道,着力提升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江苏落实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提供有力支持。
(通讯员赵亚男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