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0 06:50:30 股吧网页版
“苏超”,超在哪里
来源:经济日报

  “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苏超联赛没有假球,只有世仇”“徐州VS宿迁,楚汉争霸2.0”……近两个月来,被戏称为“散装”的江苏省突然以另外一种方式出圈了——“苏超”横空出世,引发无数话题。

  “苏超”火爆到什么程度?6月1日,南通战胜泰州、南京战胜无锡后,南通与南京特色美食热度明显升温,美团数据显示,6月2日当天江苏地区“南京盐水鸭”搜索量较上周增长74%,“南通早茶”搜索量激增367%;去哪儿旅行数据显示,在“苏超”常规赛期的5月至8月,入住江苏酒店的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1%。文旅之外,“苏超”的热度还体现在体育相关产业上,江苏地区“足球”“苏超联赛”等关键词搜索量剧增。

  “苏超”球队真的可以挑战职业球队吗?如果说这个问题是善意玩笑,那么下面这些则需要认真思考:“苏超”究竟是什么样的比赛?它有什么特点,何以产生如此带动效应?它的比赛和运营模式,除了对文旅产业有辐射效应之外,对体育产业又有着怎样的启发?

  搭台不唱戏

  如何理解这项比赛的“性质”?能不能把它看作“纯民间比赛”?公开信息显示,“苏超”全称是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是由江苏省体育局和各设区市政府联合主办,各设区市体育局、江苏省足球运动协会和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城市足球联赛。它的很多比赛,都放在当地最好的体育场举行。一场拥有3万名至4万名观众的足球比赛,本身就需要主办方付出极大的场地成本、安保成本和其他成本,这显然不是一般的民间比赛可以承担的,各地方政府和体育管理部门起到了很大的协调作用。

  不妨再来看一看苏超比赛的赞助商。公开信息显示,2025年“苏超”联赛的总冠名商是“江苏银行”,还有各类官方合作商以及官方赞助商。随着其持续火爆,不仅比赛门票一票难求,赞助商席位和场地广告牌也陷入“难求”的状态。

  抛开爆火出圈后各大品牌蜂拥而至的“变量”不谈,我们只看“苏超”比赛的冠名商和最开始的几家赞助商,并非单纯业余比赛和民间比赛能够获得的资源。其作为有着官方背景的体育赛事,在客观上为我们提供了新时代背景下政府承办组织体育赛事的有趣样本——搭台不唱戏的政府办赛模式。

  包括体育部门、文旅部门等在内的政府部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协调各种纯民间比赛所不具有的赛事资源、保障资源和媒体资源,完成了搭台环节,对赛事、赛程本身未有更多干预。“政府搭台、体育唱戏、文旅合奏”的模式在这一比赛中呈现得淋漓尽致。

  从这个角度来说,“苏超”是官方比赛还是民间比赛并不重要。在当前社会,地方政府如何在掌握优势资源的情况下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协调和调配,完成搭台的保障过程,同时又充分激活社会大众的参与度与活力度,“苏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有意义的范例。

  纯粹的意义

  “苏超联赛没有假球,只有世仇”。这当然是一种调侃,这句网络梗的前半句更需要我们仔细琢磨。

  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球场内外的各种信息,球场上队员、裁判的一举一动都经摄像头记录下来被人逐帧观看,因此关于裁判的问题和争论遍布全球。但迄今为止,在“苏超”比赛中很少听到有关裁判问题、假球问题的讨论,为什么呢?

  其实,这和“苏超”比赛的“纯粹性”有关。如果说政府搭台不唱戏是其模式核心的话,那么这个“不唱戏”还体现在13支参赛球队的比赛成绩好坏,并不对地方体育局造成政绩压力。

  “苏超”比赛能够吸引眼球,除了远离政绩、足够“纯粹”之外,它对报名资格的规定也值得思考。公开信息显示,其对有过职业足球经历的人员和体育特长生(大学生运动员)设置了报名人数上限。简单来说,“职业球员+体育特长生+业余球员”是“苏超”球队结构。这种搭配,既保证了队伍的基本水平和比赛的观赏性;又极大地激活了普通足球爱好者参与的可能性,充分释放了社会活力。

  试想一下,当一个普通人走入奥体中心体育场,在一场比赛中享受着几万名观众的欢呼与助威,这可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拥有的人生体验和情绪价值,时代氛围更使得“苏超”在短时间内激活了蕴藏在社会中的巨大动能。

  影响与启示

  从“村BA”到“村超”,从“浙BA”到“苏超”,这些由地方政府主导搭台、社会大众参与唱戏的体育赛事,对体育产业和体育行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苏超”的影响和启示,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其一,城市IP的文体旅项目。体育产业有鲜明的草根英雄属性,承载深厚历史文化IP的地方业余赛事不断提示我们——体育需要和地方文旅行业充分融合。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决不能单纯将“苏超”理解为一个体育项目,它更像是文旅项目。其实质是以大众喜闻乐见、极具话题度和关注度的足球比赛为载体,充分挖掘“江苏十三太保”的历史地理要素和社会文化元素,打造城市IP的文体旅项目。

  其二,体育的全产业链条。如火如荼的欧洲职业足球联赛、早已成为商业帝国的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激烈对抗的高水平比赛能够吸引观众、吸引转播商、吸引广告商。比赛足够好看,球星足够出彩,是职业体育的重要起点。职业体育的另一个起点是它的社区属性,作为地方社区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职业体育俱乐部即使没有明星也能获得大量拥趸。

  职业体育的发展还产生了强大带动效应。大众体育系统的搭建为职业体育构造了巨大的蓄水池,当青训教练、品牌推广、赛事运营、装备制造、保险保障等成为体育产业上下游时,职业体育的经济属性被充分释放。“苏超”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我们重新审视当体育作为产业时所必需的属性——对经济的足够带动效应。它所撬动的,不只是一场比赛,而是涉及社会分工链条的各个环节。

  其三,体育行业的绵延系统。我国的体育职业化进程相对缓慢,由于各种原因,当前我国职业足球水平和竞赛状态不是很理想。与之相对应的是所谓的“足球人口”问题,“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少”成了中国足球的焦虑。究其根本,是因为竞技体育在当前社会是一座激烈程度不亚于高考的“独木桥”,有着极高的沉没成本。一个孩子从接受训练到最终走上赛场,不仅需要经济投入,更需要面对各种不确定因素:伤病、身体发育状况、人生选择、行业态势等。竞技体育是一个淘汰率非常高的行业,那些“中途退出”的孩子该去何方,成为一个苦涩而又必须面对的问题。

  “苏超”的出现提醒我们,如果有更多类似的比赛,是不是会给那些最终没有走上职业赛场的人提供更多可能性?类似“苏超”的比赛所带来的辐射效应,会不会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足球培训——哪怕只是把它当作兴趣爱好。如果可以,是否会为足球行业带来更多就业岗位?如果这样健康发展下去,这条充满着风险、淘汰率极高的职业道路,有没有可能变得容错率更高一些?

  “苏超”不需要也不会成为中超,但它为我们观察新时代背景下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观察政府在社会经济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提供了绝佳的案例。“苏超”赛场也不需要产生“梅西”,它让每个城市的IP走出江苏,就已经成功了。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