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0 06:17:00 股吧网页版
沙漠边缘何以变优质稻田
来源:经济日报

  万里沙海织新绿,待到秋来闻稻香。走进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百和镇稻香村,满目青翠,一派生机。这里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色稻田与黄色沙海构成了一幅奇特画卷。

  稻香村原名阿亚格墩村,意为“最后一个沙包”,土壤沙化严重、盐碱度高。过去虽有喀拉喀什河灌溉之利,种植水稻历史悠久,但水稻产量、质量一直上不去,主要原因是农户分散种植,不利于改良土地、消“盐”降“碱”和改善农田水利。

  变化出现在2021年,当地利用高标准农田改造契机,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实现稻田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通过集中投入、集中改造,破解了改良土地等难题。稻香村党支部书记庞宇航说,目前全村1800多亩水稻,亩产量从过去的300公斤左右增长到现在的约600公斤。独特的沙漠稻田景观,还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良好基础。

  稻香村的实践,重点在于推进规模化种植。当地本来就可以种水稻,只是产量、质量较低,在规模化种植基础上,通过集中投入、科技赋能进行土地改造等,提升了水稻产量和质量,将沙漠或沙漠边缘地带建成了优质稻田。

  在沙漠地带建温室大棚,也是和田地区探索发展沙漠水稻的重要方式。在沙漠戈壁建温室大棚,用地成本低,有利于积蓄热量,而且实现了集约用水、精准用水,破解了水资源难题。另外,沙漠地带拥有丰富的光热资源,所以生长在沙漠温室的水稻比其他地区温室水稻生长得更快。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科研团队连年在和田地区开展攻关,沙漠温室水稻实现稳产高产。该科研团队负责人杨其长告诉记者,从播下种子到收获只需75天,每年可种5茬,每茬平均亩产超1000公斤,全年可达5000公斤。

  在沙漠地带能够规模化种植水稻,主要得益于种植模式和种植技术进步的支撑。新疆昆玉市玉泉镇4000亩水稻种植基地应用水稻旱直播技术,种稻无须育秧、插秧,播种后浇一次水,半个月左右就出苗。基地负责人张正乾说,他们这样种水稻已有5年了,在此过程中还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微量元素和微生物菌肥等方式,提高土壤肥力,确保了水稻产量。据了解,该基地种植的品种为羊脂籽米,为云南声农水稻作物研究所教授蒋志农研发,曾在浙江、湖南、新疆南疆和北疆试种,而在南疆种植效果最好。主要是因为南疆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无霜期长,籽粒灌浆时间充足,有利于水稻营养物质的积累,生长出优质水稻。“应用水稻旱直播技术,农机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出苗之后采用干湿间歇式灌溉。”张正乾说,与传统播种方式相比,这一技术具有效率高、成本低、节约水等优势。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