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0 00:40:10 股吧网页版
以钢铁感知温度、以算法丈量臂膀,链博会之光重塑生命新可能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郭怡琳 于娜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下称“链博会”)拉开大幕。穿过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的北门,《华夏时报》记者迎面看到巨幅海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本届链博会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设置“六链一展区”,吸引国内外100余家企业参展。

  踏入第三届链博会数字科技链展区,本报记者感受到科技浪潮与人文关怀和鸣。在人形机器人闪烁的LED目光里,在智能仿生手精准抓取的机械动作中,在AI算法解析神经信号的数据流间,智能之光共同谱写着科技助残的交响,重塑8500万中国残疾人的生活图景。

  一位摇着轮椅的观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看着链博会英文缩写CISCE,很容易联想到科技助残的核心精神:Chain(链条)构建了从核心技术到应用落地的完整生态;Intelligence(智能)让冰冷的机械拥有理解与响应的温度;Symbiosis(共生)达成人机协作的无间融合;最终指向人类永恒的追求——Equality(平等),让每一位被命运暂时束缚的个体,都能在科技之光的照耀下,以完整姿态重立于广阔天地间。”

  智链交融的助残新图景

  穿过熙攘的人群,数字科技链展区的核心地带被金属光泽与机械韵律笼罩。浙江强脑科技展台前,戴着智能仿生手的体验者正屏息凝神,试图用意念操控仿生手抓挪物体。展台负责人潘思瑜介绍“这是我们第二代仿生手,内置的8通道电极片能捕捉皮肤下0.1毫米的神经电信号,通过算法解析大脑指令的准确率已达92%。”

  在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圣火传递,和2023年杭州亚残运会主火炬点燃现场,这款仿生手曾见证历史时刻。如今,它以更轻量的设计和更低的功耗,让残障人士能完成系鞋带、弹钢琴等精细动作。“我们的研发团队里有15%是残障人士,他们既是用户也是开发者。” 潘思瑜展示着一位听障工程师设计的手语交互界面,“科技助残不该是单向施舍,而是共建共享的生态。”

  本报记者一路前行来到湖北科峰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展台,其设计犹如一座精密机械博物馆。项目经理曾永祥转动着直径仅3厘米的谐波减速器介绍说:“这个关节的回差精度小于1弧分,寿命超过1万小时。” 这些看似冰冷的金属部件,实则是连接科技与生命的纽带。它们不仅支撑着工业机器人的精准操作,更将成为智能假肢的“骨骼”。曾永祥的讲述娓娓道来,诠释着展区入口处湖北专题展的标语:“用工业精度丈量生命温度”。

  而在中信集团展区,10台灵巧手正在表演“指尖上的芭蕾”。它们既能用镊子夹起鸡蛋,也能弹奏《卡农》。灵心巧手科技运营部负责人吕思齐透露,其产品占据国内高自由度灵巧手市场80%份额:“我们的手指关节采用记忆合金材料,能模拟人类肌腱的弹性,抓握力误差不超过0.5牛顿。”据介绍,这种技术突破让工业装配线的残障工人能与健全同事同工同酬。

  英伟达展台的“醒狮机器狗”则带来另一番景象。这只搭载了Jetson AGX Orin平台的四足机器人,不仅能模仿舞狮的灵动姿态,更能通过AI视觉识别无障碍通道。“未来我们可以通过编程让机器狗完成导盲任务。”英伟达展台工作人员一边演示,一边揭示“醒狮机器狗”背后更深远的蓝图。该工作人员称,“我们提供机器人仿真与强化学习训练平台,旨在助力开发者打造端到端的AI驱动机器人应用。”

  而这一开放策略如同播撒火种,点燃无数中小开发者创新热情,让高不可攀的尖端技术加速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实用工具。正如业内专家所预见:“脑机接口与人形关节技术虽处前沿,一旦突破规模化瓶颈,前景不可估量,尤其将在康复医疗领域开辟全新天地。”

  科技重塑残缺世界的完整

  事实上,科技正重塑着残障人士与世界的连接方式。

  2024年底,九部委联合推出《关于推进科技助残的指导意见》,把“加大助残科技研发力度,增加优质科技成果供给”放在重要位置。“AI的发展让残障朋友从‘被动救助’转向‘赋能发展’,这不仅体现在产品创新上,更体现在服务模式创新上。”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常达说。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其中60%以上需要康复服务。在过去,康复依赖“人海战术”,一名治疗师服务5—8名患者,人力成本高、效率低。现如今,以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AI康复评估系统为核心的“科技助残”产业,正以年均25%的复合增长率狂奔。

  这一连串变化背后,科技助残在康复领域折射出的温暖光芒。本报记者了解到,在传统康复治疗中,一个简单动作的重复训练往往需要2—3名治疗师协同完成。而人形机器人及智能康复设备的介入,正悄然改变这一局面。它们不知疲倦,精准稳定,可依据实时数据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辅助训练。

  对此,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康复装备是人力的高效替代,它们使高强度、标准化的康复成为可能,聚焦于更核心的评估与方案制定。这意味着创新正在向垂直场景深度渗透,AI正加速向医疗康复、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场景下沉。AI正在转变为AI+,人工智能成为传统行业突围的重要载体。”

  而政策红利正在加速产业发展。工信部赛迪研究院预测,2025年中国康复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带动上下游(关节模组、传感器、柔性材料、云康复平台)形成规模达千亿级产业链。湖北、浙江、广东、江苏四省已率先出台专项政策,把“康复机器人”纳入医保目录和政府采购清单。

  中国科技助残康复产业正经历从萌芽到加速的质变。以强脑科技等企业为引领,从神经接口解码、智能关节驱动到AI平台支撑,一条覆盖基础研发、核心部件制造、终端产品集成与应用落地的完整链条已清晰可见。这不仅是一个新兴产业的崛起,更是科技向善的生动实践。科技助残的本质,是对“人”的深度关怀与尊严重塑。

  当失去手臂的残疾人凭借仿生手再次提笔挥毫,当截瘫患者在机器人辅助下重新迈出试探性步伐,科技便超越了冰冷的参数,成为照亮生命暗角的光束,赋予残缺以新的完整,让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在科技的支撑下真正触手可及。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