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9 14:10:20 股吧网页版
一场8小时的投票:美国“加密周”暗流涌动!从“看空”到“力挺” 特朗普为何拥抱稳定币?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当地时间7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简称《天才法案》),标志着美国首次正式确立数字稳定币的监管框架。前一日,美国国会众议院经表决通过包括《天才法案》在内的三项加密数字货币法案。

  然而,这场看似顺理成章的立法进程,却在众议院经历了长达8小时、创下电子投票系统启用以来最长纪录的程序性投票,甚至出现了部分共和党议员拒绝听从特朗普敦促的罕见一幕。这表明,加密货币,尤其是锚定美元的稳定币,早已不再是单纯的金融创新话题,而是演变为一场关乎美元霸权、美国国家债务乃至个人政治利益的深刻制度博弈

  更令人好奇的是,特朗普本人,这位曾一度极度看空加密货币的批判者,如今为何摇身一变,成为了其最坚定的鼓吹者?

  与此同时,随着美国监管的“放权”,由私营机构发行的“数字美元”正加速向全球外溢,并已促使全球多个主要经济体加快寻求应对方案,一场围绕未来数字货币标准的全球竞赛,已然拉开序幕。

  一波三折的“闯关”——一场创纪录的国会投票

  特朗普定义的“加密货币周”,其开局并不顺利。

  在7月15日的众议院程序性投票中,由于13名共和党议员意外“反水”,三项备受关注的加密货币法案未能如期进入表决程序。就在当天早些时候,特朗普还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为“加密货币周”高调造势:“众议院即将就一项重大法案投票,该法案将使美国成为数字货币领域无可争议的头号领导者——没人能比我们做得更好!”他还明确要求所有共和党议员“全员投赞成票”。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

  次日,僵局才被打破。据央视新闻援引美国媒体的报道,在经历了长达8小时、创下自启用电子投票系统以来最长时间纪录的投票后,美国众议院最终以217票对212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有关加密货币法案的程序性投票,允许法案正式进入辩论程序

  当地时间7月17日,《天才法案》、《数字资产市场清晰法案》以及《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监控国家法案》终于在美国众议院得以通过。

  据新华社援引《金融时报》的报道,《天才法案》的通过,将为美国银行自主发行数字资产铺平道路。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和花旗银行首席执行官简·弗雷泽等华尔街高管,都已对开辟这一新业务跃跃欲试。

  另外两项法案则仍面临不确定性。《数字资产市场清晰法案》是一项旨在对不同数字资产进行定义和监管权划分的市场结构改革法案,仍需提交参议院审议。众议院金融机构委员会的民主党议员玛克辛·沃特斯对此表示强烈反对,称其“将为下一场金融危机埋下种子”。而旨在禁止美联储发行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监控国家法案》,也需提交参议院审议,但因其争议较大,前景难料。

  对于加密货币立法,美国国内的意见分歧明显。支持者认为,在加密货币市场迅速增长的背景下,通过立法可以为行业和数字资产制定明确规则,推动其更广泛地使用,并确保美国在数字支付领域保持领先。而批评者则担忧,这些法案并未对加密货币行业施加足够严格的监管,将给消费者乃至整个金融体系带来新的、难以预料的风险

  从看空到力挺——特朗普拥抱稳定币的四重盘算

  时间回到2019年,特朗普曾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示,他“不喜欢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因为它们不是货币,价值波动性极大,且凭空而来”。然而,在2024年的竞选期间,他却一改常态,高调宣称“将让美国成为全球加密之都”。进入2025年1月,他甚至突然宣布发行一款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加密货币——特朗普币,其市值曾在一夜之间飙升600%。

  从坚定的批判者,到狂热的鼓吹者,特朗普的这一戏剧性转变,背后至少隐藏着四重盘算

  首先,维护美元霸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助理院长包宏博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采访时指出,特朗普力推稳定币法案,是希望通过合规的美元稳定币生态,在数字领域延伸美元的全球影响力。

  目前,美元稳定币在全球市场中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影响力甚至在某些层面超过了美元在传统国际货币体系中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因此,支持稳定币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在巩固美元在未来数字空间的垄断地位。

  清华大学副教授靳卫萍则向每经记者表示,特朗普是想用美元稳定币来解决“特里芬悖论”,既要保持美元的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又要解决国内的贸易逆差,“他(特朗普)需要这样的金融工具吸引美元回到美国。”

  其次,寻求解决美国国债问题的“新药方”。 根据法案要求,稳定币发行商需要为其发行的每一枚稳定币,提供100%的资产储备证明。这些用于储备的资金,通常会被用来购买高流动性的短期美国国债。这意味着,稳定币市场的规模越大,对美国国债的持续性需求就越强。这种新增的需求,将有助于推动美债的发行利率下行,从而直接降低美国政府本已不堪重负的利息成本。美国财政部预测,稳定币市场未来有望为美债市场带来高达2万亿美元级别的新增需求。

  第三,维护华尔街利益,同时限制美联储的权力。 特朗普支持由私营机构发行的稳定币,却强烈反对由央行直接发行的数字货币(CBDC),这并非偶然。由共和党主导的美国立法机构,正试图通过立法来禁止美联储推出CBDC。其表面理由是“防止政府对公民进行金融监控”,但其深层意图,则是为私营部门,特别是华尔街的银行和加密货币企业,在未来的数字支付领域“腾出位置”,避免由央行主导数字货币的发行。

  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被视为两种存在竞争关系的数字货币模型,前者由市场主导,后者由央行主导。如今,美国在制度上选择“封死”后者,无疑是为前者让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有观察人士指出,此次的加密货币法案,实际上是由银行和加密货币行业的游说团体共同推动的,加密货币行业已迅速成为华盛顿一股不容忽视的重要政治力量。

  最后,也符合特朗普的个人经济利益。 特朗普家族与加密货币之间存在着直接的经济联系。自2023年起,特朗普便开始通过发行NFT(非同质化代币)来获取个人融资,并在2024年的美国大选中,接受了大量来自加密货币团体的政治赞助和游说。

  此外,特朗普家族还持有加密货币项目World Liberty Financial的大量股份,该项目已推出了自己的稳定币USD1。根据特朗普在今年6月发布的一份公开财务披露文件显示,仅在2024年,他就在World Liberty Financial的代币销售中获利高达5735万美元。

  全球的警惕与“防御战”——49国启动央行数字货币

  美国为私营的美元稳定币铺平合规道路,并试图在制度上放弃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路径,这意味着美元正试图借助一种全新的链上形态,加速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这种由私营机构发行、以美国国债为主要储备、并受美国法律监管的“数字美元”,引发了全球多个经济体的深切担忧

  前希腊财长瓦鲁法克斯将其形容为“定时炸弹”:发行商为追求利润,倾向于在合规边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资产,埋下挤兑隐患。更严峻的是,在全球系统中份额巨大的境外美元稳定币一旦崩溃,可能引发难以控制的全球金融危机。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也指出,真正可能对国际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冲击的加密货币其实就是稳定币

  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成员皮耶罗·西波洛内直言,美国推广美元稳定币“引发对欧洲金融稳定和战略自主权的担忧”。美元稳定币占全球99%市场份额,大大增加了“数字美元化”风险,侵蚀他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为此,欧洲央行加速推进数字欧元,视其为“巩固欧洲主权”的关键,旨在减少对美国支付平台的依赖,维护欧元地位,直接与美元稳定币竞争。

  欧盟并非孤例。大西洋理事会《CBDC追踪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7月,已有创纪录的49国启动正式央行数字货币(CBDC)试点。美元稳定币的推进正促使多国加快CBDC项目并制定稳定币监管法规,以应对美国稳定币政策。

  一些没有推进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国家也在用其他方式进行抵抗。

  例如,日本采取“有限接纳、严格监管”的策略。2023年修订生效的《支付服务法》规定,只有银行、信托公司和获得特别许可的机构,才能在日本发行稳定币,且必须100%以法币储备支持。海外美元稳定币想要进入日本市场,必须通过本地中介“落地”,否则视为非法。

  大西洋理事会认为,多央行行长将日益强烈反对通过稳定币将美元的全球角色拓展到数字领域。一场由美国稳定币立法引爆,关乎货币主权、金融稳定与未来数字货币标准的全球性制度竞赛与防御战,已全面展开。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