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手机市场半年考,市场增长放缓,中低端手机市场今年或将面临着颇为严峻的市场挑战。
近日,第三方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几乎停滞,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为同比微增1.0%,而Canalys(现并入Omdia)数据则显示同比下滑1%,是连续六个季度增长后的首次下滑。有机构指出,消费者支出意愿被削弱,尤其集中在低端市场。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一场由几家头部存储原厂供给收缩引发的市场备货涨价正在冲击中低端手机市场。
IDC中国高级分析师郭天翔亦对记者指出,随着几大存储器原厂调整产能引发内存价格上涨,下半年手机低端产品成本会明显上升,一些厂商可能会调整低端产品生产计划,有可能也会影响到2025年全球手机市场的出货量预期。
Canalys最新研究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滑1%,这是该行业连续六个季度增长以来的首次下降。
根据IDC全球季度手机追踪报告的初步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0%,达2.952亿部。尽管市场保持正增长,但受关税波动、宏观经济挑战(如外汇不稳定、失业及通胀)等因素影响,市场需求持续承压,尤其是低端市场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支出优先级下降。
IDC全球终端设备高级研究总监Nabila Popal表示:“经济不确定性通常会压缩市场需求最高的低端市场。因此,低端安卓手机市场正在经历挤压,拖累整体市场增长。”
比如,记者留意到,主打中低端市场的传音面临一些市场压力。IDC数据显示,传音全球市场第二季度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1.7%。Canalys数据亦显示,该季度,传音手机全球出货量同比下滑2%。
谈及第一季度财报营收和利润有所下滑原因,传音方面亦在5月27日的投资者活动上表示,受市场竞争以及供应链成本综合影响,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及毛利额有所减少。
面对手机市场竞争加剧,未来传音是继续坚守低端机型基本盘,还是向高端和多元化发展?传音方面亦表示,公司未来将持续推进手机业务稳健拓展,强化中高端产品突破,坚持以用户价值为导向,加大研发资源投入,在影像、AI、充电、基础体验等技术领域重点打造产品价值点,提升中高端产品竞争力。
此外,记者留意到,一场由关键内存芯片的供给收缩引发的涨价正席卷中低端手机产业链,或对下半年手机中低端市场带来更大压力。
近期市场消息称,存储大厂向终端客户公布新一轮合约价,DDR4、LPDDR4X均有所涨价,而这主要是由于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DRAM原厂将产能转向高阶产品,并陆续宣布DDR4、LPDDR4X进入产品生命周期末期,引发市场积极备货旧世代产品涨价。
DDR4和LPDDR4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内存,二者主要区别在于功耗和性能,DDR4适用于桌面和笔记本电脑等高性能计算机,而LPDDR4则主要应用在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对功耗、体积敏感的产品。LPDDR4X可以看作是LPDDR4的省电优化版本,功耗更低、更省电。
“随着LPDDR4X的供给受限,手机品牌将优先针对可转换的产品加速测试LPDDR5X,至于广大的低端产品,如4G处理器芯片等,品牌虽欲转往LPDDR5X,但碍于处理器适配性的限制,初期转进空间仍相当受限,需通过产业升级至5G等方式来更大规模地带动。”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显示,大量中低端手机处理器无法立即适配更新LPDDR5X,导致LPDDR4X内存巨大的供需缺口已然形成,手机品牌厂商为保障生产,被迫争抢有限的LPDDR4X货源,导致其合约价格持续攀升。
TrendForce集邦咨询方面表示,若以2025年Mobile(手机)DRAM的总产出位元来看,LPDDR4X占据了总产出位元的约42%,其余58%为LPDDR5X。然而近期因手机市场对LPDDR4X需求激增,加上预计2026年位元产出将再较今年年减百分比达双位数,加剧供需失衡,导致手机内存价格持续上扬,第三季度LPDDR4X与LPDDR5X的价差将快速收敛,在未来几个季度甚至会出现价格倒挂的情况。预计到2026年随着LPDDR5X供给逐步充裕,合约价可望优于旧世代产品。
TrendForce集邦咨询还分析,近期LPDDR4X价格攀升,使终端品牌的中低端产品承受沉重的成本压力,甚至被迫退出低价市场。品牌方为应对LPDDR4X断供与利润挑战,势必将调整产品终端售价和市场布局,不排除进一步影响智能手机销售表现。
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林科宇对记者表示,存储晶圆原厂出于战略考虑,正逐步减少DDR4、 LPDDR4X的产能。短期内,市场囤货及投机性采购导致相关产品价格被推高,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对部分终端厂商的成本端造成一定压力。不过,具备规模优势的大型厂商可依托长期订单与上游直接议价,其采购价格预计将保持相对稳定。
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Archie Zhang则表示,下半年中低端产品线面临更大成本压力。驱动因素包括,新零部件的发布、内存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第二季度全球稀土供应紧张导致部分制造暂时转移至中国。不过,他也提到:“在中国市场,国家补贴政策仍是关键支撑力量,尽管经济逆风仍持续存在。高端市场有望继续成为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市场中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