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又来中国了。除了将推出新产品、亮相链博会,他今年以来第三次来中国,也成为网友热议话题。
回顾黄仁勋今年的中国之行,从1月在深圳、北京等地参加公司年会,表达对中国团队的重视,到4月到访北京、上海,表示将坚定不移地服务中国市场,再到这次参加第三届链博会,强调中国市场有令人惊叹的活力和创新力,英伟达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无独有偶。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也曾于去年三次来华,并参加第二届链博会。接受采访时,他专门表示,苹果扎根中国“不是因为劳动力成本低,而是中国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技能密度’”。
一年三次不远万里来中国,还常提及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表达出合作共赢的明确意愿,两位美国企业掌门人的行为传递出一个鲜明信号:“脱钩断链”的行政命令,无法改写市场规律和技术发展的根本逻辑,也阻挡不了企业用脚投票的自主步伐。
中国市场为什么令诸多跨国巨头难以割舍?
以AI产业发展为例,正如业内所说,大模型的价值不是在实验室里“跑分”,而是在真实场景中“跑赢”——市场规模巨大,应用场景丰富,创新创造充满活力,为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行业提供了发展沃土,也吸引了众多跨国企业持续深耕。
拿英伟达来说,资料显示,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一度占全球的约四分之一。即便在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的背景下,最新一个财季,中国市场依然占到英伟达总营收的12.53%。黄仁勋曾直言,中国AI芯片的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00亿美元,若英伟达被排除在外,“将是巨大的损失”。
对于中国的创新活力,《经济学人》网站曾刊文评价,中国作为世界研发实验室的作用日益增强,很多跨国企业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已成为创新的摇篮。
从更深层次来讲,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难舍难分,在于彼此之间的紧密相“链”。特别是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下,全球产业链如齿轮般互相咬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并非人为可以随意割断。
当前,一批外资企业用加码投资的实际行动,给中国投下信任票。阿斯利康宣布将投资25亿美元,在北京建立公司的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巴斯夫宣布投资5亿元人民币,扩建其上海工厂;瓦克化学在华特种有机硅扩建项目5月竣工……今年前5个月,全国新设外资企业同比增长10.4%。外企用真金白银证明,投资中国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外资企业与中国市场的深度融合,体现了面对经济全球化逆流,工商界始终强烈的合作意愿与步伐。“美国企业扎根中国市场至关重要”——黄仁勋的话,是外资企业心声的真实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