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9 06:02:40 股吧网页版
中国降温神器热销东南亚
来源:经济日报

  这个夏天,高温如同滚烫的浪潮席卷全球,东南亚更是“火热区”。

  东南亚地区本就气候炎热潮湿,夏季漫长且阳光炽热。今年,受厄尔尼诺现象等因素影响,气温更是突破天际。世界气象组织数据显示,东南亚多个地区气温均刷新历史纪录。

  酷热之下,民众工作与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对凉爽的渴望使得控温产品市场需求大爆发,而中国生产的空调、凉席、风扇等,更是成为家家必备的“降温神器”。

  先看空调市场。大数据研究与服务机构AVI DATA发布的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东南亚空调市场规模显著扩大,预计将超55亿美元;2025年至2030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有望保持在10%以上。国际制冷学会(IIF)发布的报告也指出,2024年东南亚的房间空调器(RAC)销售量劲增13.9%,并且这股增长势头还在持续。尤其是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其空调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吸引了众多国际品牌加大当地市场布局力度,其中又以中国品牌战绩最为亮眼。

  凉席和风扇的市场需求同样不容小觑。在东南亚的各大商场、超市以及线上购物平台,来自中国的凉席和风扇被摆在显眼位置上。根据菲律宾市场研究机构统计,该国凉席销售量较往年同期增长数倍;在对各国品牌的综合评价中,中国凉席凭借良好的品质和精致的款式广获赞誉。

  中国“降温神器”能够在东南亚市场上高歌猛进,与中国制造业的深厚底蕴和强大实力密不可分。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空调产业在技术层面不断精进,格力、美的、海尔等众多品牌在包括制冷效果、节能性能、噪声控制等空调核心技术方面已达世界先进水平。而且,中国企业还有很强的市场敏感度,能够根据东南亚地区气候特点与消费者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出一系列特色功能产品。比如,一些空调品牌针对当地湿热天气,专门增强了除湿功能,同时采用了防潮性能更好的材料;另外一些品牌则重点就不同国家和地区电力供应现状,在适应电网电压波动方面表现优异。在产品质量把控上,中国企业建立了严格的检测体系,确保出口的每一台空调都符合国际标准、行业标准与当地市场要求。此外,中国产品还在价格上具有明显优势。

  中国凉席的竞争力同样亮眼。随着时代发展,今天的凉席早已不是科技绝缘品,众多新材料的运用与新科技的加持使得“云朵一般的触感”成为现实。统计显示,除了传统的竹席、草席外,中国产冰丝席、亚麻席等在东南亚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又以越南、印尼和泰国市场涨势最猛。此外,中国企业还不断改进编织工艺,让凉席不仅舒适耐用,而且更加美观。

  中国风扇产品则以种类繁多、功能多样、质量可靠的优点,在东南亚市场收获广泛认可。台式风扇、落地风扇、壁挂式风扇、吊扇等,各种类型一应俱全,能够满足不同场所与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在电机技术、风力调节、定时功能等方面,中国风扇持续创新优化,提升产品性能与使用体验。加上亲民的价格,也赢得了更多东南亚消费者的好感。

  为更好开拓东南亚市场,中国企业还在营销渠道建设上花费了大量心力。一方面,积极与各国大型连锁超市、电器专卖店合作,将产品铺货至各个终端销售网点,方便消费者购买。比如,格力在泰国与当地知名家电连锁店中央集团深度合作,不仅在中央集团各大门店优质铺位设置了产品销售区,还开设了专门的促销与售后服务区。另一方面,随着电商在东南亚迅速崛起,中国企业也纷纷加强与当地电商平台的合作,包括Lazada、Shopee等平台均成为中国降温产品的重要销售渠道。同时,借助电商平台大数据分析功能,深入了解当地消费者购买习惯与偏好,以便精准营销与优化产品。

  中国降温产品在东南亚热销,给当地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诸多积极影响。

  经济层面,大量中国降温产品的进口与销售,直接刺激了东南亚相关贸易行业发展。物流、仓储、运输等配套产业也随之受益,业务量持续增长,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当地零售业也愈加繁荣,商场、超市客流量与销售额均有所提升。根据媒体报道,目前马来西亚多个城市的仓储物流企业均有扩充仓储空间、增加运输车辆与人员的计划,因为“中国空调、风扇等产品走货量太大”。

  社会层面,中国降温产品的普及改善了东南亚居民的工作生活质量。根据《东南亚医药和医疗保健行业研究报告》,今年夏天气温虽然创出新高,但到医院就诊的中暑病患数量却没有明显增加。

  此外,中国“降温神器”的热销还增进了东南亚各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中国品牌的了解,并成为文化交流的纽带。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东南亚各国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未来,节能环保型降温产品市场需求将大幅增长。而在此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中国企业可进一步加大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应用,生产更多符合当地环保标准的产品,为各国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