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9 06:00:20 股吧网页版
红色资源重保护也要重活用
来源:经济日报

  如今,人们花在旅游上的钱越来越多了,各种新业态丰富了旅游供给,带旺旅游产业。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不少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等红色旅游目的地被纳入人们的旅游计划。

  目前,一些地方依托红色资源,加快发展红色文旅文创产业,打造地域专属的红色文化创意园区、红色旅游小镇、红色教育基地、红色研学线路等,提升红色文旅文创产品的品质与内涵,推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但也须看到,与发达地区相比,一些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在保护开发与活化利用中存在“重知名遗址、轻非知名遗址”“重单点开发、轻体系化保护”“重静态保护、轻活化利用”等问题。

  其一,对红色资源的保护范围与力度不够,一些散落民间的革命文物、文献亟待抢救。在晋东南地区,上党战役留存下55处革命遗址,分散在9个县区,由于场地、经费等原因,有40处尚未列入红色文化遗址等级保护。这些革命遗址历经几十年风雨侵蚀,有的仅遗留部分建筑主体,有的年久失修、草木丛生,开展抢救性保护刻不容缓。

  其二,对红色资源投入不足,活化利用效果不彰。不少革命老区财政困难,从社会投资来看,由于红色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结合不足,企业缺乏“红色+创新”的投资实践,只有一小部分企业参与红色文化基金捐赠,非知名革命遗址的保护大多只能依赖政府投入。由于对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参与度低,群众对红色资源的保护意识相对薄弱。

  其三,利用模式粗放,文旅融合浅表化,数字化与创新性不足。在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或是在知名的革命遗址,比较多地实现了立足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灵活运用AR、VR、AI等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旅游。但在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以及非知名革命遗址所在地,这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全国只有少量非知名遗址完成了数字化采集,青年群体喜欢的“云旅游”平台也缺乏非知名革命遗址的内容供给。

  红色资源是弘扬革命传统的生动教材,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要解决其面临的“保护不足、利用不活”等突出问题,须通过统筹协调抢救性保护和创新性利用,让红色旅游焕发勃勃生机。

  一方面,统筹实施非知名红色资源抢救计划,构建“保护优先、全域覆盖”体系。设立红色文化保护专项基金,或通过文物保护志愿者积分奖励等形式,鼓励企业、校友捐赠,鼓励群众参与巡护与口述史采集;强化基层保护能力,培育“红色文化守护员”队伍。例如,设计推广红色管理案例库,全面整合红色资源,对全域范围内的红色资源摸底建档,对于遗址散布在多个县区的红色资源,可以将相关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纳入统一的数字化文献库,构建红色基因数据库和网上纪念馆,以实现红色资源数字化管理、共享和便捷访问。

  另一方面,推动文旅创新,活化利用资源,打造红色IP与数字化红色旅游平台。构建“红色+”复合业态,串联非知名遗址与生态、民俗资源。例如,试点“红色研学+民宿”模式,增强游客沉浸式体验感,推广“红色资源+乡村振兴”模式,结合物流园区发展红色文旅产业。开发青年喜闻乐见的旅游形式,例如打造“太行山革命之路”“八路军总部记忆”“红色剧本杀”等文旅线路或项目,提供VR体验、数字藏品等互动项目,创建红色资源虚拟展览馆、线上体验馆,让沉睡的红色资源活起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