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工业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多项核心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汽车总体产销量、内需市场及出口规模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出口更是在2024年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两位数增长。”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中汽协与《中国经营报》联合策划的采访间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汽车国内销量1257万辆,同比增长11.7%;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陈士华表示:“这个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国家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快落实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以及国家对我们汽车产业的关心、支持是有直接关系的。”
展望下半年,陈士华指出,“两新”政策将继续有序实施,新能源免购置税优惠面临退坡,叠加企业新品供给持续丰富,有助于拉动汽车消费增长。
产销两旺:政策、供给与消费齐发力
2025年1—6月,汽车国内销量1257万辆,同比增长11.7%。新能源市场表现好于传统燃油车。其中,传统汽车国内销量669.3万辆,同比下降3.2%;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587.8万辆,同比增长35.5%。
1—6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552.4万辆,同比增长34.3%;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占乘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50.4%。
按级别来看,1—6月,新能源乘用车中,各级别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目前销量主要集中在A级和B级车,累计销量分别为192.8万辆和17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3%和14.2%。C级新能源乘用车同比显著增长。
按价位来看,1—6月,新能源乘用车中,30万—40万元价格区间销量同比下降,其他价格区间销量均呈正增长。目前,销量仍主要集中在15万—20万元价格区间,累计销量151万辆,同比增长16.8%。
对于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表现,陈士华从消费端、供给端和政策端三个维度分析了这一增长背后的原因。
“从消费端来看,汽车市场表现与宏观经济环境及居民购买力呈现显著正相关。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这为汽车消费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陈士华分析说。
供给端的创新升级对市场拉动作用也十分显著。陈士华补充道:“上半年车企密集推出多款新车型,特别是在4月上海国际车展集中亮相的新产品,性能、质量、价格都非常有吸引力。”
从政策端来看,今年汽车产业也享受多重利好。陈士华重点分析了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两新”政策延续实施且出台时间提前(1月初落地执行),为市场提供了明确的政策预期;二是地方政府快速响应,及时配套出台实施细则,形成政策合力;三是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全免、有些城市号牌资源倾斜等组合政策持续发力,有效降低了消费者的综合购车成本。这些政策红利的叠加释放,显著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吸引力,成为推动上半年销量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新能源汽车出口势头强劲
2025年上半年,出口市场的突破是另一大亮点。在2024年高基数基础上,上半年汽车出口仍实现10.4%的同比增长,达到308.3万辆。
虽然传统燃油车出口占比较高,但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远高于传统燃油车。1—6月,传统燃油车出口202.3万辆,同比下降7.5%;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新能源出口中,插混汽车增速亮眼。1—6月,纯电动汽车出口67万辆,同比增长 40.2%;插混汽车出口39万辆,同比增长2.1倍。
陈士华在分析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时指出,行业已实现跨越式发展。“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月均出口量约10万辆,全年累计出口128万辆。但令人振奋的是,今年上半年月均出口量接近20万辆,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他进一步阐释了我国汽车出口的结构性特征:“从出口结构来看,目前传统燃油车仍占主要份额,特别是在南美、中东、东南亚和非洲等新兴市场保持显著竞争优势。这种优势不是偶然建立的,是长期深耕的结果。”
“我国汽车产业正在形成‘燃油车稳基盘、新能源拓增量’的国际化发展新格局。”陈士华分享道,“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领先优势,这个优势不仅体现在国内市场,还体现在国际市场。过去,燃油车进不去的市场——欧洲市场、东南亚市场。现在,由于我们的新能源汽车节能优势、性能优势,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逐渐提高,在欧洲、东南亚市场取得了不错的发展。”
他强调:“国家‘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的战略定位,为产业国际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这既源于技术创新积累形成的产品优势,也得益于对全球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随着海外布局持续深化,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还将进一步提升。”
四季度可能会出现购车高峰
展望下半年,陈士华认为,汽车市场将呈现增速回落的态势,但仍有结构性机会。中汽协预测,2025年全年汽车销量增速约4.7%。
“超过10%的增速将难以持续。”陈士华称,“今年年初出台的‘两新’政策较去年更具针对性,实施效果显著。考虑到去年同期较高的基数效应,预计下半年市场将呈现增速合理回调的态势。这种增速回落是市场发展的正常调整,并不意味着增长停滞。”
陈士华进一步解释道:“政策延续性为市场提供了稳定预期,但增长曲线的平滑化反映出行业正进入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理性看待这种增速调整,它实际上是市场健康发展的表现。”
陈士华特别提醒,行业关注购置税政策调整带来的市场波动:“当前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全免政策将于年底到期,2026—2027年将减半征收。按往年政策切换的规律来看,今年四季度可能会出现一波购车高峰,对今年销量增长起到拉动作用,但对2026年来说是一个压力。”
市场竞争的加剧同样值得警惕。陈士华直言:“上半年某些时段的竞争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国家和行业层面已采取措施遏制恶性竞争。”陈士华呼吁全行业保持理性:“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需要我们共同珍惜和维护。不忘初心,才能行而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