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经济半年报出炉。广东省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25.4亿元,同比增长4.2%。此增速比今年一季度提升了0.1个百分点。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外贸进出口增长4%……今年上半年,广东稳外贸、促消费、扩投资、挖潜力,切实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与自身比,广东上半年经济增长好于一季度(4.1%)、去年同期(3.9%)、去年全年(3.5%),向好态势明显,成功稳住经济大盘。
“下阶段,广东重点将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激发市场活力、扩大有效需求、提振信心预期,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广东省统计局表示。7月17日,广东召开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对下半年做出部署:全方位挖潜提质增效,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力争在“半年稳”基础上实现“全年好”,努力在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外贸数据亮眼展现强大韧性
作为外贸第一大省,在上半年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大、出口基数高企的背景下,广东顶住压力,在上半年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大、出口基数高企的背景下。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外贸进出口4.55万亿元,同比增长4%,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上半年,广东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从走势看,广东外贸从2023年第三季度起,连续保持正增长,展现出较强韧性。从比重看,上半年广东外贸占全国的20.9%,较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对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28%,体现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有力支撑了全国外贸大局和全省经济大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副主任张柯表示。
新兴动能加速释放,出口产品“含新量”提升,成为上半年广东外贸进出口的最主要的亮点之一。上半年,广东出口机电产品1.96万亿元,增长7.2%,占同期全省出口总值的67.8%。其中,出口电子元件2954亿元,增长17.3%;出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2154.1亿元,增长15.9%。同期,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技术产品出口5054.3亿元,增长13.3%,机床、无人机出口分别增长18.7%、29.2%,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28.8%。
广东全力稳住传统市场阵地,同时加力拓展新兴市场空间,“朋友圈”越扩越大。上半年,广东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进出口7571.3亿元,增长5.9%,占全省外贸进出口的16.6%,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9万亿元,增长3.8%;其中,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长23.1%。
坚持“制造业当家”
工业成增长强驱动
上半年,广东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增长5.3%。新动能产业增势良好,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9%、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55.4%、33%。
广东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民用无人机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4.7%、42.2%、34.0%、23.0%和58.2%。
广东工业大学一位教授表示,高技术制造业及新经济产业增长比较迅速,说明广东经济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的特征十分明显,工业供给侧方面的动力强劲。
工业投资的持续高增长,让实体经济更坚实。上半年广东工业投资占比达38.1%,其中汽车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投资分别增长14.6%、57.9%。工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8%,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12.8%;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34.1%,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
“广东将久久为功抓产业,抢赛道,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庄乐从表示。具体来看,广东将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石化、钢铁、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电家居等传统产业;未来还将加快发展具身机器人产业;谋划推动化工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将低空经济作为重点产业来抓。
此外,广东提出,要巩固消费向好态势,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要更大力度稳外贸稳外资,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积极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大力促进内外贸一体化。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