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近期密集会见了来华外企高管,并在《求是》《学习时报》刊发了推进高水平开放的署名文章;正在举行的第三届链博会发布了北京倡议,呼吁全球工商界维护共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一系列举动释放同一信号: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更多推动吸引外资的措施有望出台。
专家分析,我国通过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旗帜鲜明地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仅有利于为跨国公司在华长期经营提供信心,而且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多动力。
王文涛在本周会见了美国英伟达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贾博瑞。在会见中,他强调: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二大进口市场。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希望包括英伟达在内的跨国公司为中国客户提供优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
“在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断加剧的国际大环境下,我国政府再一次明确并充分肯定了外资企业在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旗帜鲜明地支持和鼓励跨国公司长期投资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聂平香表示。
目前,我国有近50万家存量外资企业,很多已深耕中国多年。在7月18日国新办举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介绍,外资企业贡献了全国1/3的进出口、1/4的工业增加值和1/7的税收,创造了超过3000万个就业岗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提升国家安全保障能力的战略选择。”王文涛在《求是》的刊文中表示。
近年来,我国用实际行动不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推进制度型开放方面,我国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取消了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同时在部分地区开展云计算、生物技术、独资医院等开放试点。在20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省市开展了1100余项试点任务。
我国还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今年不仅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谈判,还与非洲31个国家签署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定,签署8个双边自贸协定或升级议定书。
商务部还先后出台实施了“外资24条”和稳外资行动方案,特别是在外企普遍关心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数据跨境流动、财税优惠方面,有关政策条件持续改善和优化。
在系列开放政策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作用下,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取得了新成果。截至今年6月底,“十四五”期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到7087.3亿美元,提前6个月完成了商务发展规划提出的7000亿美元的引资目标。
下一步,我国对外开放不停步。王文涛在《学习时报》刊文中指出,将加大引资稳资力度,多措并举推动吸引外资“回稳提质”。要有序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外资参与创业投资,提高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便利性,引导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有序规范实施战略投资,吸引更多优质外资长期投资我国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