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于祥明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因地制宜健康有序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据悉,相关部门将加快推动无人机“一机一码”、实名登记等规范要求全面落实到位,健全低空飞行安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会议明确,要深刻领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原则要求,从当地客观实际出发推动低空新产业、新模式、新场景、新动能发展,不能盲目跟风。要落实安全为先的发展理念,坚持管得住才能放得开,抓紧建立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厘清安全监管职责边界,不断强化低空安全治理能力。要务求实效,加力推进近期重点工作任务落实。
会议要求,下大力气防止低空产业领域出现低效重复建设或低端恶性竞争的现象,规范低空产业园区发展,整治不理性的建设行为。加快推动无人机“一机一码”、实名登记等规范要求全面落实到位,健全低空飞行安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5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专门就有序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作出部署。近年来,各有关部门和地方结合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发展包括低空旅游在内的低空经济场景业态。但也要看到,低空飞行的安全风险隐患仍然不容忽视。必须强调的是,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
“按照工作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先载货后载人、先隔离后融合、先远郊后城区的原则,在严控风险、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分类有序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稳妥推进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发展。”李超说。
李超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遵循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原则,加强安全治理,压实属地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规范有效组织开展试点,严厉打击驾驶员无证、低空航空器未取得适航证、飞行活动未报批等“黑飞”行为,引导推动产业合理布局、场景有序拓展。
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会同有关部门,举一反三,坚持管得住才能放得开,持续推动深化低空飞行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完善规则规制,进一步健全低空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切实加强行业准入和过程监管,促进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