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广东省新闻办举行2025年上半年广东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副主任张柯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广东有效应对不利因素冲击,推动各项外经贸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持续发力增效,上半年广东外贸顶压前行,实现规模持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质量稳步提升。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上半年,广东货物贸易进出口4.5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增速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89万亿元,增长1.1%;进口1.66万亿元,增长9.5%。上半年,广东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广东外贸连续8个季度保持正增长
“今年上半年,广东外贸进出口主要有6个方面的亮点。”张柯表示,一是外贸规模连续8个季度正增长,创历史新高。从走势看,广东外贸从2023年第三季度起,连续保持正增长,展现出较强韧性。从比重看,广东外贸占全国的20.9%,较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对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28%,体现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有力支撑了全国外贸大局和全省经济大局。
二是经营主体活力增强,民营企业“主力军”作用突出。上半年,广东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13万家,增加7.6%。其中,民营企业数量11万家,增加8.6%,进出口总值达2.92万亿元,增长4.3%,占全省外贸总值的64.2%,较去年同期提升0.2个百分点,稳外贸主体作用突出。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向好,进出口1.42万亿元,增长5.5%。
三是新兴动能加速释放,出口产品“含新量”提升。在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大、出口基数高企的情况下,广东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支持新领域新赛道在开放合作中发展壮大,推动出口实现总量增长、质量提升。
上半年,广东出口机电产品1.96万亿元,增长7.2%,占同期全省出口总值的67.8%。其中,出口电子元件2954亿元,增长17.3%;出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2154.1亿元,增长15.9%。同期,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技术产品出口5054.3亿元,增长13.3%,机床、无人机出口分别增长18.7%、29.2%,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28.8%。
贸易伙伴更加多元
“面对外部风险挑战增多局面,广东不仅全力稳住传统市场阵地,同时加力拓展新兴市场空间,以更大力度推动贸易市场多元化。”张柯说。
上半年,广东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进出口7571.3亿元,增长5.9%,占全省外贸进出口的16.6%,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在其他主要贸易伙伴中,对中国香港、欧盟、中国台湾、日本、韩国进出口分别增长7.9%、7.2%、26.2%、8.1%和7.2%,对美国下降8.1%。同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9万亿元,增长3.8%;其中,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长23.1%。
保税物流实现较快增长也是今年上半年广东外贸进出口的一大亮点。近年来,广东促进贸易方式持续优化,在外贸大盘中,产业链更长、国内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贸易始终保持主体地位。上半年,广东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2.69万亿元,增长2.7%,占全省外贸总值的59.2%。同期,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9126.2亿元,增长14%,占20.1%。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8966.1亿元,占19.7%。
“上半年广东省内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快速增长,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作用突出。”张柯表示,上半年,广东省内综合保税区进出口4755.9亿元,增长28.2%。作为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和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先行先试”示范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主要片区不断推动开放创新,助推广东外贸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出口3961亿元,增长22.3%。
张柯表示,当前,外部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广东外贸运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广东外贸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外贸长期向好的基础面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