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冉黎黎北京报道
7月18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召开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软件业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8日至12日举行,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至17日举行。在运动会上,人形机器人将进行技能竞技,包括田径、足球、舞蹈以及物料搬运、药品分拣等竞技赛、表演赛和场景赛等。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智能装备处副处长梁洪郡介绍,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今年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会设置论坛会议、展览展示、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4大板块,2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500位嘉宾齐聚一堂,共话机器人智能新篇章,为全球机器人应用落地提供新思路、新启示,约200家机器人企业将集中展示各自最新研发成果。
紧随其后,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至17日在国家速滑馆举办。这是全球首个为人形机器人组织的综合性竞技赛事,竞赛项目分为主体赛事和外围赛事,主体赛事侧重人形机器人技能竞技,包括田径、足球、舞蹈以及物料搬运、药品分拣等竞技赛、表演赛和场景赛3大类21个赛项;外围赛事侧重趣味性和观众的互动性,包括乒乓球、篮球等5个赛项。
“目前,距离运动会召开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正全力以赴做好比赛筹备和各项保障工作。”梁洪郡介绍,7月15日,在八达岭长城组织了机器人运动会“能量传递”活动,由8台人形机器人作为“火炬手”,完成了象征机器人生命之心的“能量方块”的传递。完成传递后,这些机器人还将佩戴“能量方块”,在遍历首都“双奥遗产”等体育、文化和科技地标后回到运动会主场馆,将所有能量方块汇集后组成“智芯”并在开幕式上点亮。
梁洪郡介绍,为做好本次运动会的赛前测试和赛队训练,在国家速滑馆建设了人形机器人实训基地。其中足球配套区域已于7月初投入使用,每天都有十余支赛队五十余位高校学生进行足球训练。用于5V5足球比赛的“熊猫眼”核心区与场景赛训练区也将在本月中下旬陆续投入使用。
“目前,已经有百余支队伍通过线上系统完成了比赛注册。”梁洪郡表示,“在此,我们也向全球机器人企业、创新团队、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机器人俱乐部及机器人爱好者发出邀请,欢迎大家积极报名参赛,共同见证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全球盛会。”
梁洪郡表示,北京机器人产业总体处于国内第一梯队,特别是在新兴的人形机器人领域处于国内领先阵营。北京市将机器人作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之后的下一个颠覆性产品,统筹规划、战略布局,紧抓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持续深入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带来的发展机遇,推动北京机器人产业高水平创新发展,将北京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创新高地。
“4月人形机器人半马比赛举世瞩目,6月人形机器人足球联赛广受关注,8月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报名踊跃。”梁洪郡表示,“后续,机器人大世界、机器人4S店、机器人餐厅、机器人酒店等创新场景还将陆续点亮,持续保持我市机器人场景活力和产业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