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上交所举办“可控核聚变”产业沙龙,超2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到场交流,涵盖产业链上下游核心部件、系统装置、工程应用等领域。同时,近30家创投机构、公募基金、证券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席参会。本次沙龙主题为“可控核聚变:未来终极能源‘核’心”,与会各方深入探讨我国高温超导带材、聚变实验堆、装置部件和材料等产业发展前景、技术突破时间表、国家战略方向、资本市场支持重点等事项。
对于各方普遍关注的核聚变商业化问题,从产业链上游企业近年订单规模、产能规模稳步增长可以看出,我国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已在加速推进,发出“第一度电”的时间表有望提前。然而,从“实验堆”、“示范堆”到“商业堆”,仍有赖于上游材料部件厂商降本和中游主机厂商的技术突破,以及完成对各个技术路线和参数的验证,距离确定性商业化落地还需要较长周期。产业链相关企业表示,技术验证、产能扩张资金需求较高,希望资本市场进一步支持企业打破供应链瓶颈,并有地方政府牵头为业内企业畅通多元化融资渠道。创投机构反馈,现阶段投资主要参考资本开支以及关键参数提升等指标,建议相关企业坚持错位竞争,合理安排资源投入,通过提高技术独特性吸引资金进入。二级市场方面,有公募基金表示,业内正在积极申报、发行聚焦核聚变领域的基金和指数产品,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未来产业,支持长期耐心资本加大投资。
自2024年11月以来,上交所已累计举办五期未来产业沙龙,分别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可控核聚变等未来产业领域,旨在支持产学研投各方深度交流、凝聚共识,促进资本与技术的融合,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
近期中国证监会发布的科创板“1+6”改革政策提出在科创板设立成长层,将扩大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精准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的优质科技企业。
上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科创板开市即将满六周年,上交所将深入总结科创板“试验田”实践经验,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抓紧推动深化科创板改革“1+6”政策措施、“科创板八条”和“并购六条”相关配套制度落地见效,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着力提升科创板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能级,践行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