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7 23:22:29 股吧网页版
国务院作出这一重要部署,释放哪些信号?
来源:国际金融报

  此次国常会释放的政策信号将对股市产生深远影响。

  7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落实工作,并作出一系列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针对性部署。

  受访分析人士认为,做强国内大循环对未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尤为关键。在政策支持下,消费仍是主线,但需精选业绩确定性标的。板块将从“拔估值”转向“重业绩”,行情走势取决于政策落地节奏与行业分化程度。

充分释放内需潜力

  会议指出,做强国内大循环是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要找准关键着力点,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系统清理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合理限制,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顺应居民消费需求增加多元化供给,扩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等领域投资,把内需潜力充分释放出来,不断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成为上半年经济运行中的一大亮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是拉动GDP的主动力。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内需(尤其是消费)是促进GDP增长的主动力。今年消费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在发布的众多指标中,市场销售环比逐季增长也是一大亮点。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在加快,市场活跃度在提升,这有力支撑了上半年GDP的增长。

  中国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常会明确做强国内大循环是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是基于国际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做出的清晰判断。做强国内大循环对未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尤为关键。

  “其中,重点是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国常会强调释放内需潜力的关键举措,不仅明确做好既有政策的落实,也明确要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齐心协力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娄飞鹏说。

  会议明确指出,要聚焦突出问题,提高政策精准度和可操作性,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汇聚政策落实的合力,加快破解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堵点卡点。

  记者采访获悉,目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部分地区仍存在显性或隐性的市场分割行为,如地方保护政策、行政干预经济纠纷等,阻碍了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

  娄飞鹏举例称,部分行业仍存在市场准入限制,如招投标中的“玻璃门”现象,以及跨区迁移的企业登记障碍,增加了制度性交易成本。不同地区、不同市场对同类商品交易的监管标准不一致,导致资源跨区域流动成本高、效率低。数据要素跨区域共享的技术标准尚未完全统一,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一体化进程。

增量资金支撑结构性机会

  此次国常会围绕“做强国内大循环”释放的政策信号,将对股市多板块产生深远影响。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板块直接受益,政策明确将家电、汽车、家居等大宗消费作为以旧换新重点,并加快构建文旅、医疗等服务消费体系,相关产业链需求有望提振,龙头股估值修复空间较大。新能源车行业将加速洗牌,政策强调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技术优势突出、具备规模效应的头部车企有望持续领跑,尾部企业面临淘汰压力。

  “科技与服务业迎来增量资金布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质生产力投资扩大,叠加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消费场景,科技、医疗及新型服务业或成资金关注方向。”郭涛分析称,政策明确“部门协同发力”,若后续配套政策出台,将强化稳增长预期,短期提振大盘情绪,消费、科技等内需主线受益明显。

  近年来,新消费成为市场关注的一大热点。华鑫证券研报显示,18至30岁“Z世代”成为服务消费主力军。2025年“6·18”大促中,数码、彩妆、宠物等相关品类增速显著领跑。体育、娱乐等消费快速提升,以谷子经济、悦己经济、宠物经济为代表的新消费强势崛起。

  数据来源:华鑫证券

  华鑫证券宏观策略首席分析师杨芹芹表示,新消费需求增长亮眼,有望再次反弹发力:多个新消费相关行业市场规模增长亮眼,其中,2024年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到1689亿元,同比增长超40%,并且持续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待新消费板块交易拥挤度和估值高位回落,限售股解禁压力得到释放后,在内需消费增长和出海开拓增量的双重驱动下,板块有望再次反弹冲高。

  对于新消费概念的下半年走势,郭涛分析称:一是政策驱动下板块分化加剧。以旧换新政策延续至2025年,家电、数码产品销售确定性较强,但部分估值过高或业绩增速放缓的标的可能回调,而服务消费受暑期及假日经济带动,仍具弹性。

  二是业绩验证压力凸显。上半年涨幅居前的板块需兑现业绩,渠道下沉精准、品牌力强劲及成本管控优异的个股更受青睐,高估值“伪成长”标的需规避。

  三是增量资金支撑结构性机会。定增市场回暖带来活水,资金偏向刚需属性强、竞争格局清晰的细分赛道,而非全面普涨。同时,资本布局加速,具备出海能力或供应链整合优势的企业,有望通过并购扩大份额,成为下半年亮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