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星期四|
NO.1 中信建投证券前金工首席丁鲁明宣布“奔私”
7月16日下午,中信建投前金工首席分析师丁鲁明在其微信公众号发文宣布告别卖方生涯,转型买方,创立上海睿成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成私募)。基金业协会网站信息显示,睿成私募成立于2025年4月21日,于7月14日完成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注册地在上海市虹口区,办公地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目前公司有5名全职员工,且均取得了基金从业资格。资料显示,丁鲁明是同济大学金融数学硕士、中国准精算师,具有17年证券行业从业经验。丁鲁明在中信建投工作了10年,直到2024年12月离开;今年5月,他创立睿成私募,担任法定代表人、总经理。
点评:丁鲁明“奔私”创立睿成私募,凭借其17年证券经验和专业背景,可能吸引部分资金关注。此举或提升私募行业关注度,引导相关板块资金配置调整。整体而言,高端人才流动为市场注入活力,对股市长期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NO.2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今日上市
首批科创债ETF在快批快发、一日募结之后,火速进入到上市环节。7月17日,科创债ETF广发等首批10只科创债ETF在沪深交易所同步上市。不到一个月,科创债ETF完成了从申报、获批、发行、成立到上市的全流程,这一“闪电”速度也体现出市场各方对这一品种的高度重视。
点评:首批10只科创债ETF上市,标志着这一创新品种正式进入交易阶段。科创债ETF的推出将吸引更多资金关注,有助于提升相关发行主体的市场关注度。对科技板块而言,科创债ETF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可能引导更多资金流向该领域。对股市整体而言,科创债ETF的快速落地显示了市场对科技创新的认可,有利于增强市场活力。
NO.3 营收为负,东北证券子公司东证融达减资
近日,东北证券宣布拟将全资子公司东证融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证融达)注册资本调减至10亿元。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东证融达的营业总收入为-183.6万元,净利润-1631.12万元,较上一年度由盈转亏。值得关注的是,年内国都证券、中信证券旗下也有全资子公司曾减资。在业内人士看来,券商此举可能是出于相关机构业务前景不理想、释放更多资源回归主业等方面的考虑。但同时,也建议券商要稳妥考量子公司的未来业务发展,使短期风控和长期投资收益能更有效地结合。
点评:东北证券子公司东证融达减资,其2024年营收为负,反映该子公司业务面临挑战。此举或引发市场对券商子公司经营状况的关注,相关行业板块的投资者需重新评估风险。整体而言,券商行业减资潮或加剧市场对行业竞争格局的担忧,投资者对券商板块的信心或受到一定影响。
NO.4 千亿中加基金换帅,杨琳接任董事长!年内公募高管变更超230人
又有基金公司宣布变更董事长。7月16日,中加基金发布公告,原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夏远洋因工作安排离任,杨琳新任董事长、法定代表人。事实上,进入7月以来已有多家公司的“掌舵人”发生变更。就在昨天晚上,明亚基金总经理丁玥和副总屠建宗因个人原因在同日离职,一度引发行业热议。7月14日晚间,汇添富基金也发布关于董事长变更的公告,显示原董事长李文因董事会换届离任,鲁伟铭新任董事长。根据Wind数据,本月已有将近40名基金高管发生变更,而今年以来发生变动的公募高管人数已超230人,显示出公募行业人才持续流动的趋势。
点评:中加基金换帅,年内公募高管变更超230人,反映出行业人才流动加速。新任董事长杨琳或带来管理风格变化,对中加基金股价形成新预期。基金行业高管频繁更迭,也意味着相关板块需适应新的管理格局。整体而言,公募基金行业的高管变动,为市场注入了新的变数,投资者需关注管理层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