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7 16:09:40 股吧网页版
国家知识产权局答每经问:土特产成增收金名片,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直接年产值超9600亿元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7月17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新成效。

  地理标志工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国在地理标志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直接年产值已超过9600亿元,实现了“五连增”,不少曾经的“土特产”,现在变成了增收致富的“金名片”。

  加大地理标志产业与文旅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胡文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地理标志是重要的知识产权类型,对推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夯实制度基础方面,相关部门出台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规定》等文件,完善地理标志审查认定标准、程序,加强源头保护。

  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实施方案》,实现地理标志受理、审查、认定、标识和监管“五统一”。加大地理标志保护相关标准的制定力度,强化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维护地理标志的质量、声誉和品牌价值。

  在提升保护效能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各地高标准建设12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推进44个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实施,发展地理标志特色产业。指导各地加强日常监管,开展针对春茶、稻米等地理标志产品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有效净化市场环境,保护生产经营者合法权益。

  在深挖特色资源方面,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深入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增加地理标志产品的附加值,扩大产品的影响力。加大地理标志产业与文旅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地理标志产品、手工艺制品融入乡村旅游,促进产业兴旺、农民增收。

  此外,相关部门持续推动中欧、中泰地理标志互认互保,以及中法地理标志合作,与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地理标志交流,目前已累计实现110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在国外获得保护,助力“保山小粒咖啡”“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融入全球供应链,为全球消费者提供舌尖上的中国美味。

  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培育一批高价值核心专利

  记者了解到,全球前5000个品牌中我国品牌价值达1.7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地理标志产品直接年产值从2020年的6398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9690亿元。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在5G通信、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量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研发培育了一大批高价值核心专利,也出现了一批凭借知识产权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市场的跨国企业。

  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指导督促企业、高校、医院和科研机构调整优化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及相关考核规定中唯数量指标的做法。推动实施以产业化前景评价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形成更多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高价值专利。建立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专利的声明制度,不断提升财政资助科研项目的知识产权产出质量和水平。

  同时,严把审查授权关。专利方面,不断完善审查标准,加强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三性”判断,特别是“创造性”评价,开展对实用新型明显创造性和外观设计明显区别审查,积极推进“优案优审”。

  商标方面,修订商标审查审理指南,持续提升审查标准执行的一致性和审查审理结果的可预期性。2024年,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2%,商标实质审查抽检合格率达到97.7%,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此外,强化行业治理。开展代理行业“蓝天”整治专项行动,推动出台《商标代理监督管理规定》,组织完成商标代理机构重新备案,加强信用监管。推广使用代理服务政府采购标准,引导代理行业从“拼价格”向“拼质量”转变,避免行业“内卷”和恶性竞争,甚至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同时,严厉打击专利申请中的抄袭、拼凑、造假等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