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7 04:18:40 股吧网页版
从“追赶”到“超越” 中国奶业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来源:经济参考报

  7月13日,第十六届中国奶业大会在厦门举行,大会发布的报告《世界奶业中国方案:高质量引领的奶业现代化答卷》(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奶业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跨越了和奶业发达国家之间上百年的差距,蛋白质、脂肪、体细胞、菌落总数等核心指标的总体水平优于欧盟标准,中国牛奶已经是世界级的品质。伊利原奶的菌落总数更是远优于欧盟标准,实现了划时代的进步。

  核心指标总体水平优于欧盟标准

  中国原奶品质实现突破

  奶业是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也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报告》显示,当前,中国奶业在奶源基地、原奶质量、产业实力等多个维度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国务院参事、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于康震在第十六届中国奶业大会期间表示,从关键指标看,我国规模牧场生鲜乳乳蛋白、乳脂肪含量分别达到3.3%、3.8%,菌落总数、体细胞数等指标优于欧盟标准。规模牧场单产现在普遍都在10吨/年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奶业已从‘跟跑’‘并跑’迈向‘领跑’的新征程。”

  奶牛单产是衡量奶业发展水平的一个关键指标。目前,中国奶牛单产的平均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单产水平提升的同时,中国原奶品质已跻身世界一流。《报告》指出,目前,中国乳品质量达历史最好水平。乳蛋白、乳脂肪含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牛奶成为中国人最安全、最营养的食品之一。

  具体来看,蛋白质、脂肪、菌落总数、体细胞是原奶品质的核心指标,也是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原奶标准的重要内容。数据显示,中国规模化养殖场生产的原奶,乳脂率、乳蛋白率总体水平满足欧盟标准的要求,体细胞数优于欧盟标准。

  降低原奶的菌落总数是全世界从古至今一直在着力破解的共同难题。数据显示,我国奶业龙头企业伊利集团使用的原奶,在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实现菌落总数平均值低于1万CFU/mL,远远优于欧盟标准。

  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每单位(如克、毫升等)检样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牛奶的菌落总数客观全面地反映牛奶在养殖端、贮存端以及运输端的设备先进水平、综合管理能力和卫生状况。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国家地区奶业标准都对生鲜乳中的菌落总数进行了限定。其中,欧盟、美国规定生鲜乳中菌落总数≤10万CFU/mL。

  “面对每年使用的原奶接近1000万吨的庞大基数,伊利原奶菌落总数平均值能连续两年实现低于1万CFU/mL,是一项划时代的进步。”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说。

  “中国原奶品质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李胜利说,高质量的原奶对行业而言,为乳制品加工提供了优质原料,提升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对消费者而言,高品质的牛奶意味着更安全、更营养的食品选择,增强了公众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和认可度。中国奶的质量安全是有保障的,完全可以放心喝。

  《报告》也显示,如今,中国牛奶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和认可。2024年,中国人均奶类消费量大幅提升到40.5公斤,相对于1949年的0.4公斤,75年涨了100倍。

  模式探索+科技创新

  走出中国奶业高质量发展道路

  成绩单的背后,是一代代中国奶业人的坚守和付出。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从牛奶产品“喝不到”到“有得喝”再到“喝得好”,从全球奶业“落后者”到“追赶者”再到“领先者”,背后是中国奶业人持续的探索和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奶业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内蒙古素有全国“奶罐”之称,全国有1/5的牛奶源自内蒙古,奶牛存栏量、牛奶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全国人民每喝6杯牛奶就有1杯来自内蒙古。

  近年来,伊利先后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等地投资建设乳业集群项目。这些大规模、高质量的产业集群及奶源基地建设,成为提升中国奶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强力引擎”。

  当前,规模牛场是中国奶牛养殖的主要形态,中国牧场的平均规模已在全球名列前茅。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78%。

  专家表示,“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面向市场的奶牛养殖投入大、专业性强,是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起来不划算的事。中国选择了适度规模化经营的道路,在规模化基础上不断提升奶牛养殖的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数智化水平。

  “适度标准化规模养殖有利于疫病防治、粪污处理、奶牛饲喂,能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生鲜乳质量水平,具备更强的生存能力和竞争优势,能从源头上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增加奶农收入、实现奶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的奶牛养殖道路,让平均单产水平提升了3倍多,更少的牛能挤更多的牛奶,减少了碳排放。同时,自产青贮的种养结合养殖场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替代部分化肥的使用,为绿色发展贡献了中国奶业的智慧和力量。

  多年来,中国奶牛养殖业在提升规模化水平的同时,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为加快推进奶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呼和浩特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里,奶牛们享受着前所未有的舒适生活:智能风机自动调节牛舍温度,除粪机器人定时清扫环境,精准饲喂系统按“牛”定制营养餐,甚至每天还有轻音乐相伴……

  “舒适的环境养出健康的奶牛,健康的奶牛才能产出营养的好奶。”牧场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通过“慧牧云智慧牧场管理系统”,牧场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牛舍温湿度、奶牛健康数据、饲料库存等400余项指标,实现“一键式”远程管理。管家、保安、保姆和医生24小时随时待命,全方位守护奶牛的健康生活。一系列举措不仅让奶牛产奶量不断攀升,更使牛奶品质优于欧盟标准。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方兴未艾,中国奶牛养殖业大力推动数字工具和奶牛养殖加速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对奶牛养殖的各领域、各场景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创新能力。

  《报告》显示,中国奶牛养殖业在饲草加工和收获、饲喂、挤奶、粪污处理、环境控制等领域引入机械化设备,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引入奶牛养殖数字化关键技术与装备。例如,伊起牛智慧牧业生态系统等数字化工具为全行业提供系统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此外,还引入饲喂、挤奶、清洁和消毒等智能机器人。如有的养殖企业将工业自动化、高效传感及实时监测技术等与奶牛养殖过程相结合,研发投入品(草料)、牧场环境、饲喂挤奶等智能化控制关键技术与体系流程,实现奶牛养殖标准化、物料可控化、饲喂精细化、过程数据化,显著提升原奶生产自动化技术水平,支撑我国现代奶业的转型升级,保障产品质量。

  多维度发力

  开创中国奶业更美好未来

  非凡成就的同时,中国奶业高质量发展征程依然任重道远。《报告》指出,中国奶牛养殖需要打造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水平上的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在多个维度发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奶牛养殖业从单产水平、饲料利用效率、奶牛利用年限、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发力,不断提升原奶竞争力,取得显著成效,但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对此,《报告》建议,中国奶牛养殖业应通过发展适度规模化养殖、推广物联网应用、提升奶牛生产性能、合理确定奶牛生产胎次、开发好本土饲草、提升员工生产效率及拓展牧场的观光、服务功能等举措,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打好种业翻身仗,是当下中国奶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核心任务。《报告》指出,要育强奶牛良种,加快全基因组选择等生物育种技术应用,深入实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建设一批奶牛核心育种场、区域性种公牛站,不断增强奶牛良种自主供应能力;要扩大优质饲草供给,继续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进一步增强高产优质苜蓿种植。

  此外,要重视环境承受力,提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报告》表示,奶牛养殖业必须坚持从全局谋划奶业、以奶业服务全局,积极投身生产方式变革、促进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提升原奶质量与安全水平,走好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打造出高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高资源利用率和低疫病风险、低市场风险、低环境污染的“三高三低”的奶业养殖业。

  对此,奶业龙头企业已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传统养殖中,粪便处理一直是个难题。在伊利的奶源牧场,奶牛产生的粪便摇身一变成为“绿色宝藏”。把牛粪进行自动分离、发酵、杀菌、消毒一系列操作后,做成有机肥,能让土壤更肥沃;还有一部分加工成垫料,给奶牛当卧床,让奶牛舒舒服服睡觉;牛粪发酵会产生热量,可以给牧场供暖,发酵产生的沼气可以用来发电,还能出售给天然气公司。通过综合处理,实现了“收集-处理-转化-应用”全链条闭环,做到了即时收集、环保处理、综合利用,为粪便找到了“绿色归宿”。

  “一头奶牛每天产生大约30公斤粪便,过去是负担,现在是财富。”伊利奶源牧场负责人表示。实践证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不仅是环保命题,更是经济效益的增长点。一个万头牧场,每年的牛粪能产沼气460万立方,发电300万度,产有机肥55.6万立方,一年的产值就达1600多万元。

  《报告》还指出,要共享发展成果,建立健全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为此,全产业链要协同发力,一起做大蛋糕、做新蛋糕,并通过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服务链的协同共进,汇聚起全产业链的力量,服务好消费者的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伊利集团高级执行总裁刘春喜表示,作为行业龙头,伊利亲历并推动了中国奶业从追赶到超越的华丽蜕变。“新时代新征程,伊利将与中国奶业同仁一道,坚持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奶业篇章。”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