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7 02:32:10 股吧网页版
国企改革挺进深水区 科技赋能锻造新质生产力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江聃

  按照计划,到三季度末,始于2023年的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改革任务将基本完成。今年以来,国资国企改革以“功能性改革”与“结构性优化”为主线攻坚深水区,围绕重组整合、市场化机制、科技赋能等方面积极推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增强国有经济战略使命功能的重要途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改革进入深水区,破解资源分散、效率不高等难题,打破“九龙治水”的管理格局,正成为各地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共同着力点。

  重组整合是优化布局的重要抓手。重庆的实践尤为典型,已将市属重点国企从51家整合为33家,法人主体压减近70%,经营性亏损面下降到14.9%。其他地方的改革步伐同样紧凑。安徽制定省属企业并购重组“两清单”推进省属企业并购重组工作;山东临沂计划11月底完成市属企业年度整合任务。投中研究院报告指出,上半年地方国资主导的并购频繁,涉及能源矿业、化学工业等多个领域。

  国资央企层面,重组整合案例则涵盖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交通物流等重点领域,均体现了推动国有资本向战略安全、新兴产业集中的改革方向。

  整合不是简单的“1+1”,而应催生化学反应。以重庆三峡担保集团为例,集团吸收合并两家国资担保企业后,成为全国在保业务规模最大的担保公司。重庆水务环境集团重组后资产规模和净资产规模均位列“中国环境企业营收前50强”首位。当企业通过专业化整合实现行业排名和核心能力的跃升,国有资本整合也将迈向功能重塑的新阶段。

  业界认为,重组整合仍将是下阶段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重头戏。据了解,目前,国务院国资委正在着手修订国有资产评估管理相关制度,拟对科创投资领域资产评估和估值管理作出针对性规定。

  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半年,国资国企持续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端发力”。尤其是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不断推进。一季度,中央企业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6%,保持较快增速。国资央企在深海装备、能源技术、数字智能、新材料及绿色低碳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谭作钧近日强调,要用好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材料研发。

  确保改革成效,完善制度供给实为必需。国务院国资委近期在专题推进会上为国资国企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质量“圈定”了改革重点。如针对原始创新的不确定性、颠覆性、未知性等特点,国资委提出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技术路线选择、考核激励、宽容失败的机制。

  当前,国资国企改革站在了完成三年攻坚任务与谋划下阶段改革的新历史交汇点。记者获悉,在冲刺收官的同时,国务院国资委已着手启动新的国资国企改革方案研究,为下一阶段改革擘画蓝图。

  5月以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实地调研企业频次明显增加。他在调研中国电科、中国电子所属科技创新企业研发中心时释放更加积极的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的信号。他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将进一步支持企业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构建自主可控技术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做成更多更强的标杆性企业和现象级产品,积极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

  6月正式施行的《中央企业发展规划管理办法》为国有企业“十五五”规划编制提供了关键指引。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对记者表示,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强调价值创造,重点关注增加值、功能价值、经济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以及品牌价值等五方面价值,这在国企“十五五”规划中应该有所体现。企业在编制发展指标的时候,应该结合实际,“一企一策”,精准制定自己的发展指标体系。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文魁看来,“十五五”期间,国企发展改革的第一着力点是要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有利于创新的经营机制和公司治理。此外,应该致力于改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积极加大国资支撑社保、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协调发展方面的工作,以及继续实行国企股东结构优化,优化监管体制机制等。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