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时隔10年,党中央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
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看来,与十年前相比,此次会议背景发生了三个显著变化:一是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即量的增长不再是首要目标,品质提升才是关键所在。二是我国正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而城市治理又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三是我国经济发展也已进入双循环新阶段,城市竞争力的评估标准需要重新审视,城市发展也亟待进行系统性思考。
在此背景下,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在房地产领域,会议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一表述,延续了当前房地产调控的政策主线,并在实施路径上更强调供需双向改革。结合本次会议强调的“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这意味着,未来一方面要强化供给端优化,并在改造过程中同步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提升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城市更新也会对房地产需求端形成刺激,并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手段直接增加购房需求。
记者梳理发现,自去年9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此前介绍,据有关调查,仅在全国35个大城市,需要改造的城中村有170万套;全国城市需要改造的危旧房有50万套。对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去年10月份明确提出,要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
随着去年11月份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从最初的35个超大特大城市和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进一步扩大到了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倪虹于今年3月份再次表示,要在去年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改造规模。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房票安置模式可谓重要抓手。据中指监测数据,今年以来,已有超过20个地区优化房票政策。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各地不断加大房票安置力度,促进住房需求进入市场,部分城市取得较好效果。本次会议进一步强调“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意味着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将成为未来城市工作的重点内容。可以预期,未来随着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的稳步推进,房票安置政策或将继续完善,相关举措有望在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