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进出口情况。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截至二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已连续21个季度同比增长,增速持续领先。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2万亿元,增速较全国整体高4.4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亮眼的进出口成绩不仅体现了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出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强大韧性与活力。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保持连续增长,既有民营企业自身不断创新、积极拓展市场的努力,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金融支持等,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持续领先,首先,这意味着我国外贸结构在不断优化。民营企业凭借其灵活的市场机制和创新活力,逐渐成为我国外贸的主力军。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市场开拓、产品创新、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民营企业进出口的增长,有助于提升我国外贸的整体竞争力,推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其次,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连续增长,体现了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反映出我国经济在面对外部挑战时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民营企业通过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积极拓展新兴市场,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民营企业进出口的增长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对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再次,民营企业进出口连续增长,还彰显了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和积极成效。当前,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前景有不少担忧。但是,我国仍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拓展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合作。民营企业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参与者,通过不断扩大进出口规模,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为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过八成。民营企业出口高技术产品增长12.5%,同时积极推进设备更新升级,进口石化、电子等高端产品及装备保持良好增速。这表明民营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正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最后,民营企业凭借灵活性、市场敏锐度与“链主”效应,成为稳外贸的关键力量。笔者认为,在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将更好地应对外部挑战。与此同时,民营企业自身不断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
民营企业进出口的“耐力跑”,正是中国经济在风浪中行稳致远的缩影——它既源于“放管服”改革深化的制度,更扎根于千万企业敢闯敢试的沃土。当民营企业从外贸“生力军”成长为“主力军”,中国经济的韧性不再依赖单点突破,而是呈现为全链条、多层次的生态型生命力。未来,持续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就是夯实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根基,相信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民营企业将在我国外贸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