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在政策号召下,汽车、光伏、水泥、工程机械等行业已开始行动,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减产等方式“反内卷”。
行业企业积极响应
“当前,我国工业领域供需失衡压力较大,表现为产能利用率与价格体系双重承压。截至2025年4月份,PPI已连续31个月同比负增长。从产能利用率看,工业产能利用率从2021年三季度的77.7%持续回落至2025年一季度的75.1%。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汽车制造业等行业产能利用率今年一季度分别降至60.9%和71.9%,设备闲置与产能沉淀问题突出。”申万宏源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说,量价指标的持续背离表明,我国工业部门存在阶段性供需失衡问题,或需通过市场化出清、技术迭代等多维政策组合破解。
同时,赵伟表示,近年来,地方政府招商集中在相同产业领域和“大项目”“大企业”“全产业链”上,也一定程度上助推“内卷式”竞争。
在此背景下,政策层面整治“内卷式”竞争持续加码。从去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纳入关键任务,再到近期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完善治理平台“内卷式”竞争规定,整治“内卷式”竞争已纳入法律规制范畴。
相关部委、行业、企业等也在积极跟进。5月1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推出10项措施整治“内卷式”竞争。针对内卷比较严重的光伏、电池和汽车行业提出“制修订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国家标准”。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认为,当前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国际化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全行业协同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建设,才有望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的焕新升级和国际引领。
在安铁成看来,“内卷式”竞争可能导致经营恶化,破坏创新投入可持续性甚至引发产品和服务质量下滑,长此以往将诱发企业经营和品牌危机。
今年5月份,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提到工程机械行业当前面临“内卷式”竞争问题,呼吁全行业应充分认清形势,统一认识,下定决心,采取有效行动遏制“内卷式”竞争的蔓延和加剧。
7月1日,中国水泥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提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
日前,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已宣布自7月份起集体减产30%,以缓解行业“内卷式”竞争。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业内专家表示,与此前淘汰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行业落后产能不同,此次“反内卷”聚焦领域从传统重工业单极转向传统与新兴行业双轨。
领悟时代数字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唐树源对记者表示,2015年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聚焦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目标是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释放生产要素,推动低端产能出清。此次“反内卷”既涉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也涵盖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主要源于部分行业“价格战”和地方重复建设,导致工业品价格下行和产能过剩,目标更侧重于创新驱动和绿色转型,强调通过技术升级、行业自律和市场机制优化供给结构。
“部分行业减产能力度相对温和,注重平稳过渡,叠加降库、新旧产能更替适当增加减产量,避免对行业造成过大冲击。”隆众资讯光伏玻璃行业分析师高玲说。
赵伟认为,此次“反内卷”将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作为核心,推动粗放式去产能向精细化治理转型。此外,从政策层面看,或更注重因地制宜与区域协同,将“破除地方保护、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为核心任务,强调区域协同治理,通过全国统筹规划引导地方政府摒弃重复建设与无序竞争,构建差异化、互补型产业发展格局。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表示,“反内卷”并非简单去产能,而是一揽子组合拳,旨在稳增长、促转型,同时更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尤其是突出法治化,比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等制度文件都有明确要求。此外,“反内卷”要更注重协同效应,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相关企业有望通力合作。
标本兼治化解矛盾
“内卷式”竞争成因复杂,综合整治需要遵循经济规律,汇集各方力量,多管齐下,并非一日之功。
针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在5月份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针对问题症结,因业施策、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提质升级。
“参考2015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验,改革后石油石化、钢铁、煤炭、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等相关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PPI和ROA(资产收益率)均有明显改善。”赵伟分析说,2016年底,相关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明显低于总工业产能利用率73.8%;2017年、2018年二者产能利用率差距逐渐缩小,2019年一季度相关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达到74.5%。2017年、2018年相关行业PPI同比增速明显高于全行业PPI,也体现出“去产能”对行业价格的支撑作用。产能利用率和PPI提升推动相关行业收益率改善。2017年、2018年,相关行业ROA较2015年平均提升超1%。其中,钢铁行业ROA平均提升8.8%。
谈及如何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推动生态重塑,赵伟表示,政策端,要推动法规细化与监管升级,包括明确“低价倾销”等认定标准,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或可引入“产业协同度”指标,促使政府职能从“招商”转向“营商”。行业层面,可加强自律机制与产业链共治。企业端,需加强技术创新与差异化竞争,比如由龙头企业牵头建立技术联盟,推动研发投入占比提升;中小企业或可聚焦细分市场,避免同质化竞争。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表示,要根据不同行业技术发展规律,分类施策进行供给侧引导,并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对于传统产业而言,提高技术标准,严控新增产能,鼓励企业进行错峰生产或自愿减产。对于新兴产业而言,技术迭代速度快,天然易产生结构性供需矛盾,不宜采取一刀切的行政干预;应提高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突破技术周期,才能激发增量需求,同时支持行业进行并购重组,畅通市场化退出机制,给予更多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