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工业化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因为食用菌是中国农业产业中继粮食、蔬菜、果树、油料之后的第五大产业,具有‘五不争’(即‘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争资源’)的特点,其生产节水节地。而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可以迅速提升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使其成为除动物蛋白外重要的优质蛋白来源。”中合农创产业投资(青岛)有限公司总经理侯立宝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7月16日至2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举行。本届链博会设置先进制造、智能汽车、绿色农业、清洁能源、数字科技、健康生活和供应链服务“6链1展区”;高质量举办10场主题活动、2场主宾类活动和N场专题活动;首创设立“链博首发站”新品发布专区。
7月19日,中合农创产业投资(青岛)有限公司借助链博会平台,将举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五代智能化、模块化食用菌高效养殖舱"全球首发仪式,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相关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侯立宝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希望充分释放产学研战略合作带来的动能,未来联合开发菌种、设备智能化制造、珍稀菌菇的养殖工艺以及延伸行业产业链,在一二三产业融合等层面展开全方位合作。
中合农创产业投资(青岛)有限公司是一家智能化、模块化食用菌高效仿生养殖舱的设备制造商。在本届链博会绿色农业链展区,该公司在展台展出了一个20尺示范养殖舱,让与会参观客商直观地体验设备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设备预设了12种市场主流菌菇的养殖工艺,一键选择后设备全过程自动运行,在温度、湿度、补光、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指标上,完美模拟了所选品种菌菇的自然生长环境。
侯立宝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目前的菌菇养殖舱可以自动化养殖超过40种菌菇,除了常见的香菇、平菇、榆黄菇、猴头菇,还可以养殖珊瑚菇、灵芝、虫草等珍稀品种。设备已经远销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国内的产业化示范项目年产值超过3亿元。
此次链博会期间,中合农创产业投资(青岛)有限公司将启动"全球合作伙伴计划",为海外客户提供定制化菌菇养殖舱的整体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