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7月16日收盘,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931071)上涨0.44%,成分股新易盛(300502)上涨8.10%,电科数字(600850)上涨5.12%,寒武纪(688256)上涨4.90%,景嘉微(300474)上涨4.85%,芯原股份(688521)上涨4.03%。人工智能ETF(515980)收涨0.37%,盘中一度上涨2.67%,实现4连涨。

流动性方面,人工智能ETF换手8.54%,全天成交2.92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7月15日,人工智能ETF近1周日均成交1.64亿元。
规模方面,人工智能ETF最新规模达33.68亿元。
人工智能ETF紧密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从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公司中,根据人工智能业务占比、成长水平和市值规模构建指标体系,选取50只最具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931071)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中际旭创(300308)、新易盛(300502)、科大讯飞(002230)、豪威集团(603501)、中科曙光(603019)、金山办公(688111)、寒武纪(688256)、澜起科技(688008)、浪潮信息(000977)、海康威视(002415),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07%。
消息面方面,继新易盛之后,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中际旭创预计实现净利润36亿元-44亿元,同比增长52.64%-86.57%;扣非净利润35.9亿元-43.9亿元,同比增长53.89%-88.18%。
人工智能ETF(515980)基金经理郜哲认为,随着deep seek在国内深化应用和海外算力需求进一步调升,人工智能产业逐渐转入景气投资逻辑。算力端持续近三年的投入,AIGC、AI+消费电子、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应用领域重大突破在即,人工智能产业指数为人工智能产业“小宽基”,应用端和算力端占比约55:45%,既适应当前算力端的景气兑现,也适应未来应用端的突破发展。

在市场众多人工智能产品中,目前独家跟踪这个指数的华富人工智能 ETF(515980)可看做人工智能行业的小宽基,它能精准捕捉算力基建与应用创新的双重机遇,助投资者把握行业发展机遇,从容应对 AI 产业的高速进化。
场外投资者也可以选择华富人工智能ETF联接基金(A类008020,C类008021),通过投资目标ETF跟踪指数,布局人工智能板块中具有高增速潜质的优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