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型ETF迎来又一个新里程碑。据Wind数据,截至7月15日,债券ETF总规模已经正式突破4000亿元。目前全市场共有39只债券型ETF产品,一个月内新增了10只。
近年来,在被动投资理念普及的背景下,债券型ETF迎来快速发展。2024年5月,这类产品规模刚刚突破1000亿元大关,短短几个月之后的2025年2月就达到2000亿元,4个月后(2025年6月初)又突破3000亿元。而这一次,从3000亿到4000亿,债券ETF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5个月时间实现翻倍,整体呈现加速度增长态势。
多位接受采访的公募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两年债券指数化投资已经深入各类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群体,尤其是债券ETF,投资者越来越多地使用债券ETF作为投资债券的工具,这类产品也实现了快速发展。但目前仍处于债券ETF的发展初期,发展壮大仍需多方共同努力。
债券ETF从3000亿到4000亿仅耗时一个多月
近年来,债券ETF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成为ETF市场最受关注的产品之一。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债券型ETF的资产净值合计已经达到4006.12亿元,产品数量也从一个月前的29只增加至39只。
今年6月初,债券ETF的总规模刚刚突破3000亿元,也就是说新增千亿元仅用时一个多月。今年2月初,债券ETF总规模突破2000亿后,仅用5个月实现了规模翻倍。
如果再加上已经成立、7月17日即将上市交易的首批10只科创债ETF,那么债券型ETF的总规模将达到4295.43亿元,增势惊人。
在上述39只债券型ETF中,有15只已经迈入了百亿基金的行列,这对于此前比较“冷门”的债券ETF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成绩。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以下简称政金债券ETF),该基金去年年底的规模为350.81亿元,但截至7月15日的最新规模已经达到529.76亿元,半年左右时间就新增了约180亿元,增速惊人。
另一只规模超过500亿元的债券ETF为海富通中证短融ETF,最新规模也达到516.85亿元,与去年年底相比增长了224.83亿元。此外,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的最新规模为390.79亿元,易方达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南方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华夏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平安中债-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ETF、海富通上证城投债ETF等多只产品的最新规模也突破200亿元大关。
从基金管理人的角度来看,目前全市场共有16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布局了债券ETF产品,其中不乏今年刚进场的新玩家。
在这其中,旗下债券ETF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是海富通基金,目前共有6只债券ETF,总规模已经逼近千亿元;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别是博时基金和富国基金,管理规模分别为649.08亿元和529.76亿元。

业内人士:债券ETF快速增长,但仍处于发展初期
在谈到中国债券ETF规模快速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时,政金债券ETF基金经理朱征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债券ETF迅猛发展是宏观经济环境、投资者需求、收益表现、制度设计、产品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宏观环境方面,近两年广谱利率下行,居民储蓄增长迅速、住户存款规模增加近30万亿,但存款利率回落明显,一年期存款利率已低于1%,低于同期限债券静态收益,债券资产的相对收益优势明显。
投资者需求方面,债券指数产品客户群体也在不断丰富,各类型机构投资者、投顾和个人投资者对工具化配置需求不断提升。投资者投资需求多元化,稳健配置型资金为了增厚收益,开始更多地关注债券市场。
产品业绩方面,债市长牛,收益亮眼。以政金债券ETF为例,近一年净值增长率为6.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3.93%,在力争为投资者带来较高收益的同时,整体风险水平也相对可控,具备不错的风险收益性价比。
制度设计方面,监管部门积极完善债券ETF相关政策,加快债券ETF的审核速度,市场上不断有新品种涌现,比如近期的科创债ETF,这为债券ETF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最后,债券ETF产品设计方面,债券ETF支持T+0交易,纳入通用质押品,投资者可通过回购增厚收益。
信用债ETF博时基金经理张磊也表示,债券ETF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债券ETF为稀缺资源。如30年期国债指数基金目前全市场只有2只产品且都为ETF形式运作,可转债指数基金同样只有2只且都为ETF形式运作。其中30年国债指数ETF和转债ETF博时均有布局。二是债券ETF操作方便,交易灵活快捷、可场内质押等因素,相比一般的场外债券指数基金优势明显。
招商基金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需求端来看,近两年债券指数化投资已经深入各类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尤其是债券ETF,投资者越来越多使用债券ETF作为投资债券的工具。但目前仍处于债券ETF的发展初期,发展壮大仍需基金管理人提供更丰富的债券ETF产品,机构投资者端进一步简化债券ETF投资使用流程,管理人券商等加强对投资者端债券ETF使用的普及和推广等。
个人投资者占比逐步提升
从资金属性来看,长期以来,指数型债券基金的持有人结构都以机构为主,占比超过80%。目前债券ETF的主要投资者也是机构,截至去年年末,86%的债券ETF规模由机构持有。
不过随着债券ETF的发展和规模的快速增长,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朱征星指出,近些年债券ETF的个人投资者占比逐步提升,由2022年的8%上升至2024年的14%,部分ETF产品的个人投资者占比已经接近或超过50%。过去,债券市场对个人投资者基本处于半封闭状态,参与难度较大,但随着债券ETF的发展,其低门槛、交易灵活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个人投资者参与,体现了金融普惠性的导向。
张磊也对记者分析称,“未来几年债券ETF仍将以机构参与者为主,但个人投资者的接受程度、占比也会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当前个人投资者对债券ETF的认知和参与还处在相对初步的阶段,随着投资者教育和产品宣传推广,个人投资者对债券ETF的参与有望提升。”
另一方面,目前债券ETF虽然总规模已突破4000亿元,但在全部ETF中占比仍不足10%,一些关键环节的“拼图”仍然待补。从海外成熟市场的情况来看,美国债券ETF占ETF总比例在20%左右,而国内这个比例不到10%,在很多细分债券领域还有较大的布局空间。
朱征星分析称,当前做市商激励不足,债券ETF日均换手率低于股票,可推动做市商扩容,进一步提高做市激励。其次,目前个人投资者和境外参与者对债券ETF的关注度仍较低,需要增加个人投资者和境外参与者的投资便利,通过产品设计、投资者教育、市场营销等方法提升债券ETF市场认可度和知名度。
在谈到债券ETF未来的发展趋势时,朱征星表示:“未来债市低利率与低波动环境下,潜在最大回撤不断下降,择时的超额收益逐步下降,债券ETF产品凭借低成本高性价比特征,投资价值突显,长期持有或为较好的策略。随着投资者对债券ETF认知度提高、政策支持以及产品创新,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朱征星还表示,随着投资者教育的深入和市场成熟,个人投资者对债券ETF的接受度会逐渐提高;同时,境外资金等新的投资者群体也将逐渐参与进来,进一步提升市场的活跃度和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