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按照初步核算,我国GDP同比增长5.3%,增速好于去年同期的5.0%,也超出市场预期,为实现全年5%左右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上半年“三驾马车”最终消费支出(消费)、资本形成总额(投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净出口)的贡献率看,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16.8%,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31.2%。其中,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3%,较一季度略有提升;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24.7%,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23%。
这显示出消费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二季度增长5.4%,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逐季提升。这得益于上半年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尤其是“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汽车、通讯产品等销量增幅较大。
围绕扩大消费,目前下半年刺激消费补贴政策已经陆续出台,各地将继续出台相关措施促消费,预计补贴力度将与上半年相似,仍具有较强支撑。考虑到去年下半年发力“以旧换新”以及其他增量政策,预计下半年消费增长可能面临一定的基数压力。但是,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商品零售额增长5.1%,文体休闲、交通出行等服务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预计服务消费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并获得更多政策支持,相信下半年消费仍将运行在稳定增长的轨道上。
上半年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远超预期,外贸呈现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变量可控的特征。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破13万亿元,同比实现7.2%的较快增长;进口8.79万亿元,虽然同比下降2.7%,但降幅相比前5个月收窄1.1个百分点。由于美国关税政策变化,虽有波动,但在5月关税影响暂缓的背景下,6月出口增长7.2%。
上半年投资增速和贡献率有所波动。首先,地产行业仍然处于深刻调整之中,房地产投资增速较去年进一步下降,产能的出清和调整仍在继续。其次,由于一些领域的“内卷式”竞争,制造业新旧动能转变过程中,传统行业投资相对饱和,且存在出清压力,6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进一步降至5.1%。其三,由于PPI持续下降,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8%,但是扣除相关物价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5.3%。
可以看出,在消费和净出口都处于超预期的状态下,我国工业生产领域仍然面临一定挑战。从价格看,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8%。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4%。从产能利用率看,2025年二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0%,比上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我国当前需要尽快实现落后产能有序出清,避免“内卷式”竞争继续压低价格,影响行业和企业利润,产能利用率继续下降也会带来行业性的就业、财务等问题。有序推进落后产能出清,以及有效控制部分行业产量供应,有助于改善这种问题。
此外,不少国际机构近期不约而同调高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投资者信心恢复也推动上证综指越过3500点。这得益于中国经济面临外部冲击的巨大韧性以及国内消费的成长性,同时市场也预期下半年会继续推出增量政策。因此,即使上半年实现了5.3%的超预期增速,也有必要稳定市场预期与信心,继续强化扩大内需的政策,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