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谭镕
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从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平台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浙江正推进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省建设三年行动,力争到2027年,全省平台企业数量超1000家,其中百亿级规模平台企业超50家,活跃网络经营主体达到1000万家;平台企业营收总额达2.2万亿元;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速保持在5%,网络消费满意度显著提高。
打造六个“新标杆”
日前举行的浙江省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持续擦亮平台经济“金名片”,加快推动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省建设。“近年来,平台经济面临竞争加剧、技术转化瓶颈等挑战,消费者需求从‘人找货’变为‘货找人’,抖音、小红书等内容电商相继崛起。这对浙江以‘货架电商’起家的平台企业提出新要求。”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表示。
据悉,浙江平台经济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任务是打造六个“新标杆”:聚焦自主创新,着力打造科技引领的新标杆;聚焦数实融合,着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标杆;聚焦开放共赢,着力打造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新标杆;聚焦供需两旺,着力打造激发消费活力的新标杆;聚焦惠民安民,着力打造和谐劳动关系的新标杆;聚焦管好放活,着力打造现代化治理的新标杆。
浙江明确,将继续引导头部平台和细分赛道平台企业向高科技企业转型,加大研发比重,在大模型等新兴领域保持领跑优势。比如,支持发展大模型的服务平台,加快打造繁荣的大模型应用服务生态。推动平台企业开放算力和算法资源,支持大模型开源与应用,提升开发者研发实践便利性,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源技术生态等。
在数实融合方面,今年以来,浙江实施“平台+产业”双向赋能行动,打造了诸暨珍珠等一批消费平台经济的专业示范样板,取得了显著成效。据悉,今年浙江计划打造25个以上百亿级消费品产业集群,扩面100个县级消费品产业集群。
聚焦开放共赢,浙江支持企业尤其是平台企业走出去,各级各部门将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比如,实施网络交易平台品质提升行动;推动平台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建立品牌联盟;加强线上商品质量管控和监督管理;支持平台提升绿色商品供给和销售等。
聚焦供需两旺,浙江将以大力实施提升扩大消费专项行动为主抓手,更好地发挥平台企业在提升消费,扩大内需中的独特的作用。比如,通过实施“浙江精品”培育计划,提升产品服务品质;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消费”,打造一批创新应用消费场景;营造一流消费环境,持续擦亮“放心消费在浙江”的金字招牌。
在惠民安民方面,浙江将把新就业群体纳入社会公共治理的范畴,针对其人员复杂、流动性快、分布较广等特点综合施策,构建全省一体化的网约配送服务管理新模式,为骑手小哥等平台劳动者提供安心、暖心服务。
此外,浙江将秉持“寓监管于服务,以服务促监管”的现代治理理念,积极推进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机制建设,全面实施“千万经营主体信用工程”,完善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和奖惩机制;持续加强平台合规治理,引导各类平台企业在商家资质审核、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履行平台主体责任,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和商家;开展公平竞争守护行动,重点整治仿冒混淆、刷单炒信等网络不正当竞争的市场行为,推动平台企业规范经营、有序竞争。
化“规模优势”为“生态优势”
“政策推动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过技术杠杆降低成本、以细分场景创新突破价格内卷、以制度创新激活产业协同。浙江正通过将‘规模优势’转化为‘生态优势’,让政策红利变为企业发展驱动力。”陈礼腾称。
在业内人士看来,浙江平台经济发展优势明显。目前,浙江已构建起了涵盖“创新—生态—服务”的全链条体系,创新活力不断涌现,头部企业正引领大模型技术迭代创新,物流、人才、支付服务等配套体系完善。这些都为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数据显示,目前,浙江平台企业数量超850家,数量和交易额持续位居全国前列,并孕育了1200多万个线上经营主体,创造了1000多万个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