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7.15)港股集体大涨,高纯度的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大涨超2%冲击四连阳,昨日全天大举“吸金”4.75亿元,全天成交额超10亿元,换手率超100%!同类唯一15BP最低档管理费的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亦大涨超2%,近60日净流入超4.2亿元!


港股科技热门股今日多数飘红:哔哩哔哩涨超7%,腾讯音乐涨超5%,快手、美团涨超3%,阿里巴巴、比亚迪股份涨超2%,腾讯控股、小米集团、中芯国际涨超1%。
消息面上,哔哩哔哩于7月11日在上海举办2025年投资者日,会上公司就游戏、广告业务,商业化与AI等主题与投资人分享交流。招银国际指出:1)哔哩哔哩广告业务持续强劲增长;2)游戏业务稳健增长;3)公司持续利用AI助力广告变现和内容生态。
东吴证券认为,港股科技受多因素驱动。
1)资金面,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带动整个港股市场的活跃度大幅提升。港股通资金持续流入科技板块,资金对科技板块的关注度也在持续升温。
2)政策面,近来协同政策不断出台,多方面为港股科技企业的发展营造了极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3)盈利面,港股科技板块在过去多年的表现中,分红能力逐步上升,显示出其盈利能力的不断攀升和业绩兑现。
(来源:东吴证券20250706《估值修复潜力可观,政策助力科技腾飞》)
【港股策略:外部扰动脱敏,回归景气思维】
华泰证券认为,市场波动率可能走高,板块轮动重要性上升。近关税扰动脱敏,政策预期升温,南向资金净流入显著增加,外资同步回流。展望看,港股流动性宽裕的中期逻辑未发生显著变化,但短期伴随热点板块出现调整,资金再配置已悄然进行,指数层面波动率或将进一步放大。建议近期以中报为线索,关注景气度兑现程度更高的方向。
关税再起风波,但市场相对脱敏。8日凌晨美宣布已对14个国家发出关税函,主要涉及亚洲国家,本次调整暂未包含对华关税。11日中美在吉隆坡会晤,“一致认为会晤是积极、务实和建设性的”。在上述事件影响下,港股市场体现出相当韧性。上周南向资金净流入241亿人民币,环比前一周提升超百亿。外资也进一步回流港股,截至周三EPFR口径下外资净流入海外中资股12亿美元(vs 前一周净流入9.1亿美元)。往后看,华泰证券预测,估计美股对华关税最终仍在依然在30%-40%,关税预期变化不多,更重要的是何时“靴子落地”,因此市场对关税问题也正在逐渐脱敏。
外部扰动的缓解使得关注点或转向国内,如政策与中报。近期“反内卷”等政策出台提振相关板块,隐含投资者对于政策端进一步提升企业盈利(EPS和ROE)能力的期待。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是股权投资的核心命题,也是港股能否走出超越经济周期行情关键。DeepSeek横空出世带来年内第一波重估叙事,高层发力及企业盈利改善可能是下一轮叙事触发因素,分别对应总量和结构性政策。“反内卷”政策正是朝着后者的方向进行,持续关注该政策落地效果,但也提示投资者关注预期演绎过程中的投资机会。同样是企业盈利和股东回报改革,2023年“中特估”行情也带来了超额收益。
华泰证券对未来港股市场有如下两点判断:1)市场波动率可能继续走高。当前恒指历史波动率位于去年“924”行情以来的最低水平,内外政策变化都可能导致市场波动率上升,因此需重视总体仓位水平控制。2)行业轮动重要性上升。港股前期涨幅较大的新消费等行业近期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调,市场或进入资金再配置期。景气改善作为市场的基本面支撑,提供胜率;进一步考虑到估值对景气改善的计入程度,进行以下筛选:技术硬件与设备2025~2026年ROE本身水平较高,且市场预计可能进一步修复; 在业绩改善的同时考虑估值水平,软件服务、消费者服务等具有性价比,科技硬件并未明显高估。
(来源:华泰证券20250714《外部扰动脱敏,回归景气思维》)
港股市场因其独特的上市制度与国际化的资金池,聚集了一批较A股更为稀缺的互联网龙头企业,这也是南向资金重点布局的新经济领域。2025年上半年,南向资金合计“扫货”超7300亿港元,仅半年流入规模便已达历史年度净买额的次高纪录。
截至7月11日,近7日以来,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标的指数成分股美团、中芯国际、小鹏汽车、快手获南向资金青睐,净买入金额分别达46.97亿、22.12亿、8.73亿、6.91亿港元。

截至202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