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5 02:43:30 股吧网页版
【头条评论】外汇储备稳中有升有助于拓展政策发力空间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张锐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74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0.98%;在6个月连续增长的同时,外汇储备还持续19个月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储备余额也重新回到近10年的最高水平。在全球经济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外汇储备稳中有升,既彰显了国家经济增长的韧性,更夯实了我国面对国内国际复杂经济形势展开有效调控的基本底气。

  外储规模长期维持在3万亿美元之上,体量上的韧性反映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健性,尤其是贸易出口与对外投资的强大柔韧功能。只有贸易与投资具备了持续创汇能力,才可创造出国家外汇储备的充足家底。按照商务部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总额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7.2%,同时前5个月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16亿美元,同比增长2.3%,在特朗普关税政策给国际贸易制造出巨大风险的前提下,我国对外贸易与投资还能逆势飘红,既说明我国产品与服务的国际竞争优势,更扎实了我国外汇储备稳定增长的核心贡献管道。

  当然,外汇储备的稳中有升从来不是孤立数据,其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影响十分明显,即国内流动性往往会策应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而进行即时性调整,外汇储备数量增加,货币市场相机投入等量流动性,反之亦然。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6月份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虽同比上涨0.1%,但环比却下降了0.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与同比分别下降0.4%、3.6%,显示提振内需还需宏观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继续加力,而外汇储备的增加,等于向市场投放了相应流动性,从而为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创设了一条成本更低的资金输送渠道。

  需要强调的是,外汇储备稳中有升并不只有国内市场的局部意义,还是一个国家经济主权、货币信用与全球治理能力的多维映射。从汇率的角度讲,目前3.3万亿美元外储相当于14个月进口额,远超3个月的国际警戒线,且覆盖全部短期外债的3.2倍,人民币汇率稳定由此获得了充足“弹药”和牢固“安全垫”,甚至可以说央行无需主动干预汇市便可维持人民币双向波动格局,而这种“战略定力”又会增强市场对人民币资产的长期信心,进而对人民币国际化构成正向反馈。

  从贸易的角度看,适度充裕外汇储备支撑下的汇率稳定生态本就有利于企业平衡进出口风险,同时更可以提升外贸博弈的主动权。由于央行外汇储备构成中大部分是美元资产,且我国还是全球美债持有第三大经济体,基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世界范围内大面积刮起关税贸易谈判恶风的事实,但同时美元资产又面临着更多“去美元”化力量挑战而承压不轻,中国所拥有的庞大美债体量完全可以充当与美国展开谈判的厚重筹码,在最大程度化解贸易战风险的同时,展现中国维护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支柱形象。

  从投资的角度分析,相对充足的外汇储备家底无疑是中国企业与资本集群性“走出去”的核心背书。一方面,通过中投公司等主权财富基金窗口,利用外储专项基金参股布局境外基础设施(如港口、数据中心)和大宗商品(如锂矿、铜矿),谋取对冲资源通胀效应的同时,建立中国企业在海外拓展国际市场的稳固基地,构造出屏蔽对外贸易风险的宽阔平台;另一方面,财政部可以将外汇储备作为发行欧元/日元计价国债的清算担保,成功获取国际化融资的同时,有效降低海外融资成本。

  更广泛的意义在于,稳中有升的外汇储备是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以及扩大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话语权的重要保证。

  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历来是外汇储备管理的三重目标,传统模式下,美元资产因流动性优势占据核心地位,但近年地缘政治裂变迫使各国重构目标平衡逻辑。数据显示,在去年减持542亿美元美债规模的基础上,今年以来我国依然在进行抛售美债的续作,至5月份持有美债体量7632亿美元,较峰值缩减54%,持仓占比降至22.9%,并降至15年新低。但与此同时,央行6月末黄金储备报7390万盎司,环比增加7万盎司,为连续第8个月增持黄金。对比发现,目前黄金在我国官方储备资产比例约7.0%,仍显著低于全球15%的平均水平,更不及美国的78%与德国的66.7%,接下来储备构成中加入更多黄金资产在政策指向上不会改变,我国国际储备有望形成主权资产与黄金储备“双线”搭配格局,在释放出更强避风险、抗通胀与长期保值增值功能的同时,进一步筑牢人民币的信用与价值底线。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