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马大姐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大姐食品集团”)作为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民族品牌,40年的发展轨迹不仅镌刻着一家企业的奋斗史诗,更折射出中国民营经济在政策扶持下的坚韧生命力。
7月11日,以“四秩风华、根深叶茂”为主题的马大姐食品集团40周年庆典在首都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全国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司原司长马纯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兼职副会长、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张九魁,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徐坚,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夏枫耿,马大姐食品集团创始人马桂敏、董事长马安、总裁马立凯、执行总裁苗盈晖等出席并发表讲话。
经历40年风雨洗礼,马大姐食品集团从家庭小作坊到现代化食品产业集团,从名不见经传的定兴冀连糖果厂到驰名中外的国货品牌,印证着“时代机遇+政策红利+企业创新”的民营经济发展密码。
同心聚力共话发展
40周年宣传片中,黑白影像与彩色画面交替,展现了马大姐食品集团从1985年创业之初的艰辛探索,到如今覆盖多品类、远销海内外的产业版图。马安在致辞中表示,过去40年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传统食品到功能食品再到科技食品的40年,更是共生与自救的40年。
马纯良表示:“马大姐食品集团40年书写了一段备受瞩目的创业史、励志史和发展史。值得肯定的是,马大姐食品集团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将合规、安全、质量作为硬指标,凸显了负责任的企业担当,也为食品行业树立了标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了40年。马大姐食品集团发展至今的核心密码就在于坚守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原则,以及对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建立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将创新美味的产品理念深深地注入品牌。更难能可贵的是,马大姐始终紧盯着时代步伐和消费需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地推陈出新。”张九魁如此表示。
徐坚宣读了协会贺信:马大姐食品集团经过40年的创业奋斗,现已成为北京乃至全国民族食品的代表企业之一,连续十年荣获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荣誉,为中国休闲食品产业的发展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马大姐食品集团还与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宝清县丰收种业有限公司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前不久,马大姐食品集团刚与故宫签订战略合作,一系列的合作举措,彰显了企业在创新发展与文化融合道路上的坚定步伐。
从生存型创新到系统性突破
回溯马大姐食品集团的发展历程,创新始终是穿越周期的核心动能。
上世纪80年代,面对糖果市场的物资短缺,创始人马桂敏带着祖传的酥糖技艺突破配方限制,在传统工艺中加入本地特产果仁,让“京味酥糖”成为春节年货的抢手货,这是基于生存需求的原始创新。
进入新世纪,马大姐食品集团率先在行业内建立标准化生产线,将非遗工艺与现代食品科技结合。如今,企业拥有6项国家级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谷物糖、酒糖霜等制作技艺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企业还积极参与了9项国家标准和13项行业标准的编制完善。在生产基地,智能化无菌车间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追溯,单日产能达千吨级,能耗较传统工艺亦显著降低,践行着“绿色智造”的发展理念。
品牌年轻化势在必行。从与故宫宫苑联合推出“宫廷酥点”系列,到携手多家知名科研机构开发限定款产品,马大姐食品集团成功实现从“父辈记忆”到“Z世代新宠”的跨越。2025年推出的奥巧可可系列,将黑巧克力与传统牛轧糖融合,成为第三十三届中国市场商品销售统计结果发布会官方指定茶歇产品,印证了传统品牌的焕新潜力。
截至目前,马大姐食品集团获得全国食品工业龙头食品企业、中国驰名商标、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等殊荣。
马大姐食品集团还打造了豆制品领域的全产业链。目前,集团产品涵盖糖果、烘焙、果冻、休闲零食、豆制品、卤制品、大健康产品等品类,超过8000个单品。
站在新起点,马大姐食品集团已然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蓝图。未来,集团将进入东南亚、北美等海外市场,让“中国味道”飘香世界,将非遗技艺让更多人共享,推动世界的共生经济。
正如马桂敏总结发言时所说:“40年前,我们为解决‘吃得饱’而努力;今天,我们为实现‘吃得好、吃得有文化’而奋斗。只要坚守品质初心,创新脚步不停,马大姐的下一个40年,定会更甜蜜、更精彩。”这份对未来的笃定,既是一个企业的发展宣言,更是中国民营经济持续向好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