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以下简称《复函》),明确今年将实现跨电网经营区交易常态化开市,有力支撑度夏期间电力保供,并探索达成多年期绿电交易签约。
《复函》指出,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要在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依托跨电网常态化交易机制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更好支撑电力保供。年底前,进一步统一市场规则、交易品种和交易时序,实现跨电网交易常态化开市。
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任务。
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系主任康重庆表示,《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真正实现跨电网经营区协同配置资源,是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重要成果,为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按下“加速键”。
《方案》显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跨经营区交易将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联合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并发布交易结果,开展交易结算。
康重庆分析,《方案》首次明确了由国家电网(北交/国调)、南方电网(广交/南网总调)联合开展交易组织、发布与结算,打破两大电网体系在制度上的协同壁垒。
同时,该《方案》创新了市场交易模式,建立了绿色电力交易在全国范围的常态化交易机制。
据悉,《方案》允许发电企业以单个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作为交易单元、电力用户(含通过售电公司代理)自主选择参与跨电网经营区的绿色电力交易,减少代理层级以加强绿色资源供需的自主匹配。
康重庆认为,在市场机制层面实现了资源端与消费端的直接交易,为构建全国性绿电消费市场扫清体制机制障碍,为南方绿电送长三角、西北、蒙西绿电送南方等交易铺平了道路,极大地拓展了绿电的消纳空间和市场范围。
按照《方案》中目标规划,力争在2025年年底前开展闽粤直流输电权交易试点;绿电交易以挂牌交易起步,推动南方绿电送长三角、西北绿电送南方、蒙西绿电送南方等交易。
康重庆认为,《方案》的批复实施,是国家层面对电力体制改革深水区的战略攻坚,更是国家治理能力在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深刻体现,有助于提升我国电力资源的时空配置效率,增强能源供应韧性,加速能源清洁转型进程。展望未来,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两大经营区将在统一规则、融合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形成崭新交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