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进入主汛期,是农业灾害高发期,也是秋粮产量形成关键期。气象部门预计,7月份至9月份我国降水呈现“北多南少”的特征,区域性和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
近期,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奋战100天抓夏管提单产抗灾夺秋粮丰收行动,继续组织相关司局开展日常联系和责任包保,聚焦重点作物、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紧盯关键农时、关键技术、关键要素。
秋粮在全年粮食生产中占据大头,夺取秋粮丰收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银行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应提前布局,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为秋粮丰收筑牢根基。
秋粮生产的关键时期,也是相关领域对金融服务需求的高峰期,银行应提前谋划,精准配置金融资源,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一方面,加大对秋粮种植户信贷支持力度,特别是针对受前期低温、干旱等灾害影响的地区,推出专项贷款产品,简化审批流程,降低贷款门槛,为受灾农户提供及时的资金支持,助其恢复生产、补种改种,确保不误农时。另一方面,聚焦重点作物、重点区域,对秋粮主产区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差异化、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满足其规模化种植的资金需求。
秋粮生产涉及环节较多,需要多样化金融服务予以支持。银行应结合秋粮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和实际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例如,针对秋粮生产中的绿色技术应用、节水灌溉等项目,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银行服务秋粮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银行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通过建立农业客户数据库,精准分析农户和农业企业信用状况、经营情况和资金需求,实现精准营销和风险防控;利用移动支付、线上贷款等技术,简化业务办理流程,让农户和农业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办理贷款申请、还款等业务,提高金融服务便捷性和可得性;借助卫星遥感、物联网等技术,实时监测秋粮生产情况,为信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帮助农户及时掌握田间信息,做好田间管理。
秋粮丰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各方协同发力。银行应加强与政府部门、农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形成服务秋粮丰收的合力。与农业农村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了解秋粮生产形势和政策导向,共同制定金融服务方案;与农业企业合作,探索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为秋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保障秋粮产业链稳定运行;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农业金融创新研究,探索适合秋粮生产的金融支持模式,为金融服务秋粮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秋粮丰收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银行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应提前布局,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通过精准配置金融资源、创新金融产品、加强科技赋能、深化多方合作等措施,为秋粮丰收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