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2 14:26:10 股吧网页版
未婚女子“被结婚8年”,冒用者是怎么得逞的?
来源:上游新闻

  近日,云南文山的罗女士在办理退税时,意外撞破了一场持续八年的“被结婚”闹剧:她自称从未去过安徽马鞍山,却在那里与一个陌生人办理了结婚登记。对此,含山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经初查,我县黎某(女,37岁)于2017年6月涉嫌冒用他人身份办理婚姻登记。我局正在深入调查,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处理。

  如今,冒名顶替者已经被抓,但她如何冒名得逞仍然值得追问。据报道,马鞍山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当时登记用的身份证和户口本都是真实的,言下之意是材料没问题,问题可能出在“长得像”。究竟“长得有多像”我们无法得知,但最终骗过了工作人员的眼睛。更离奇的是,冒用者居然还拿到了罗女士的身份证原件和户口本原件。身份证可能丢失被捡,但伪造难度颇大的户口本是怎么拿到的,这的确需要警方调查清楚,顺藤摸瓜背后是否有伪造渠道。还有黎某处心积虑冒用他人身份结婚的真实动机也值得好好调查一番。

  婚姻登记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人生大事,容不得马虎大意,更不能轻率敷衍。“被结婚”对当事人来讲意味着各种负面影响,必须给予足够重视。一方面,在我国,传统婚恋观念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人们普遍将婚姻视为人生大事,十分慎重。另一方面,“被结婚”撤销流程较为繁琐,也让受害人不胜其烦。所以,这次调查不应止步于个案处理,更要查清整个身份冒用的链条,推动制度补漏,提高登记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现实中,遭遇“被结婚”困扰的并非个例。2022年底,家住云南省景洪市的玉某在查询婚姻档案时,发现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曾于2005年办理过婚姻登记。再一看结婚证上的照片,根本不是自己,“丈夫”更是素未谋面。2024年2月,离异单身的杨某到婚姻登记机关开具单身证明,赫然发现自己竟与刘某存在婚姻登记记录。杨某曾在22年前与刘某相亲见过一面,后来便再无联系。两人从未谈婚论嫁,杨某也未向民政局递交过婚姻登记申请。2025年1月,覃某某向南昌市青山湖区人民检察院求助称,她本想与心仪之人步入婚姻殿堂,却意外得知自己已“结婚”。

  被人冒名顶替登记结婚离婚,对受害人来说既不公平也不合理,保护其合法权益势在必行。相关部门要增强和完善信息保护机制,查处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并严肃问责。鉴于目前全国婚姻登记信息系统已经实现全国联网,各地民政部门应抓紧补录历史数据,加强与法院、公安、档案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及时更新滞后数据,查堵系统漏洞。同时积极开展自查、整改,强化有关制度,在婚姻登记环节严把关口,防止有些人通过伪造身份证、户口本等证件进行婚姻登记。

  如今,多地办理结婚登记已经不需要户口本,为了避免身份证被冒用,建议当事人如果丢失了身份证,应该立即去派出所申报挂失,做好守护自身权益的第一责任人。相关政府部门也需加快推进政务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壁垒,借助数字化手段构建更严密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堵塞个人信息被冒用的监管漏洞,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只有各部门协同发力,加上个人提高警惕,才能织密防护网,杜绝“被结婚”乱象。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