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在增强商品消费动能方面,《行动方案》提出优化住房消费新供给。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总体来看,北京此次发布的《行动方案》进一步优化了供地和住房公积金政策,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住房消费需求释放,也为其他城市的政策调整起到示范作用。
优化供给是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重要政策方向。今年以来,多地积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提升住宅用地供应质量。
成都4月份发布的《成都市2025年住房发展年度计划》要求,优化空间结构布局,推动住房用地供应向重点片区、产业组团、地铁沿线等重点发展空间倾斜,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宜居宜业。
北京此前在5月份印发的《2025年北京市住房发展年度计划》中明确提出,“优化住房用地供应”“加大站城融合力度,优先在轨道站点周边等设施较为完备地区开发建设,适度提高建设强度,打造职住商活力中心”。
今年以来,随着重点城市新房市场边际改善及优质地块供应力度加大,核心城市优质地块土拍热度持续高位,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一线城市住宅用地推出、成交面积同比均增长,土地出让金同比增幅达49.5%;二线城市方面,今年以来多地持续加大优质地块供应,带动成交面积、土地出让金分别增长18.3%、43.5%,平均溢价率13.6%。
《行动方案》提出,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和就业密集地区供应住宅用地,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分析称,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交通便利,能缩短居民通勤时间,提升生活品质;就业密集地区则意味着大量工作机会集中,在此供地可让居民实现“职住平衡”。北京等地推出的相关政策本质上是对供地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今年下半年各地的供地政策提供了启示。
此外,《行动方案》提出,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促进作用,支持缴存人在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今年以来,已有深圳、杭州、西安等30余个城市跟进出台住房公积金支付首付款有关政策,此次北京也落地相关举措,这可有效降低购房者置业门槛,减轻其购房压力,更好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住房保障功能。”陈文静表示。
《行动方案》还提出,研究制定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带押过户”政策,并开展相关业务。
严跃进认为,过去存在抵押的二手房转手流程繁琐,交易周期较长。通过落实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带押过户”政策,能减少二手房交易环节和时间成本,既降低交易风险,也提高二手房市场流通性,进而带动整个住房市场的活跃度。这对优化住房消费、推动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落地住房公积金‘带押过户’政策的城市以三四线城市为主。此次北京表态将研究制定该政策,释放了积极信号,未来更多核心一线、二线城市有望跟进出台住房公积金‘带押过户’政策。”陈文静表示,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是各地优化政策的重要抓手,预计未来各地将进一步优化相关政策,如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支持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首付款、延长还款期限、加大对异地缴纳和灵活就业人员的支持力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