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10日,第58届东盟外长会及相关会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于7月9日抵达马来西亚吉隆坡,计划访问马来西亚两天,与东盟国家外长会谈,与中、日、韩、俄等国外长见面。
美方表示,作为其上任国务卿后的首次亚洲之行,鲁比奥此访旨在“重申美国对一个自由、开放且安全的印太地区的承诺”。
然而行前,美国总统特朗普陆续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多个国家征收25%到40%不等的关税,波及本次会议东道主马来西亚以及多个参会国家,无疑给鲁比奥此行蒙上阴影。
试图安抚区域焦虑
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美国的外交政策持续聚焦俄乌战争、中东巴以冲突以及伊朗核议题,但在印太战略部署方面尚未出现大幅调整的迹象。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上任后的首次出访就选择了亚洲。鲁比奥就任美国国务卿后的首次外交活动,就是与美日印澳领导人举行四方会谈框架下的接触。
10日上午,鲁比奥在东盟-美国外长会上重申华盛顿“对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的持久承诺”,并称美国“不可能忽视亚太”。他还表示:“未来50年的故事将主要在这个地区书写。印太地区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焦点。”
不过,特朗普政府计划自8月1日起对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8个东盟国家,以及东北亚盟友日本与韩国加征高额关税。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电视节目中直言,日本必须减少对美依赖。“如果美国认为日本会因为依赖他们唯命是从,那我们就必须努力在安全、能源和粮食等关键领域实现更大程度的自给自足”。
白宫前官员、现任亚洲集团顾问的克里斯托弗·约翰斯通指出,贸易摩擦、国防支出施压以及美国安全承诺的不确定性,已将美日关系推向数十年来的紧张高点。“即便8月1日前双方达成贸易协议,使这种紧张情绪在短期内缓解,但石破茂的表态反映了真实且广泛存在的担忧”。
鲁比奥的首次亚洲访问,显然无法避免关税问题。他在接受记者提问时回应了相关话题:“这个问题被提出理所当然。但我不会说这就是我们与这些国家关系的全部。我们还有很多其他合作议题。”
鲁比奥试图在访问中缓解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的区域焦虑,声称“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关税水平实际上将比世界其他地区更缓和”。
作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东盟国家高度依赖出口。目前只有越南成功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将其产品关税从原本拟定的46%下调至20%。
特朗普同时也惹恼了印太地区的另一关键盟友——澳大利亚。该国9日表示,正“紧急寻求更多细节”,以应对特朗普可能对药品进口征收的高达200%的关税威胁。
马来西亚外交部长哈桑在东盟与中日韩外长会期间指出,亚洲正面临“完美风暴”。“单边主义与民族主义正在抬头,边缘化了对维护稳定国际秩序至关重要的多边合作”。
美国国务院表示,鲁比奥与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讨论了关键矿产供应链的韧性以及人工智能芯片技术的安全问题。安瓦尔在其办公室发布的视频中称,关税问题是会谈的首要议题。“鲁比奥知道马来西亚是美国在本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承诺会将我们的意见反馈给特朗普”。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东南亚问题专家格雷戈里·波林告诉路透社:“鲁比奥的安抚效果非常有限——这些国家刚收到白宫关于新关税税率的正式信函,而他又在传递政策延续性的信号。”
路透社获取的一份东盟外长联合声明草案(在最新关税政策公布前形成)显示,东盟各国外长在不点名美国的情况下表达对全球不确定性上升的担忧,尤其是“与关税相关的单边行为”。
通过对话寻求合作
7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吉隆坡会见鲁比奥。双方就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王毅全面阐述了中方对发展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强调双方应将两国元首重要共识转化为具体政策和行动。希望美方以客观、理性、务实态度看待中国,以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为目标制定对华政策,以平等、尊重、互惠方式同中方打交道,共同找到一条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
双方一致认为会晤是积极、务实、建设性的,同意加强外交渠道及各领域各层级沟通对话,发挥外交部门在推动两国关系中的作用,在管控分歧的同时,探索扩大合作领域。
鲁比奥此行还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举行了就任以来的第二次面对面会谈。在9日同拉夫罗夫的会谈中,鲁比奥转达了特朗普“对和平进程缺乏进展的失望与挫败”,双方还就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交换了新的想法”。拉夫罗夫阐述了俄方立场,强调对话应兼顾各方合理安全关切。鲁比奥表示,美俄保持沟通渠道有助于减少误判,但任何方案须得到乌克兰及欧洲相关国家的认可。
同日,鲁比奥还会见了日本外相岩屋毅、韩国外交部第一次官金烘均,三方同意加强在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及海上执法等领域的合作,并重申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