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2 00:22:20 股吧网页版
流量变“增量” “苏超”场内场外双赢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今年夏天,江苏迎来持续高温天气。而比气温更火热的,则是开赛仅2个多月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被称为“苏超”的这项业余足球赛事,火得令人猝不及防。

  前六轮场均上座率媲美职业联赛,最高上座人数超过6万,线上话题量以数十亿计,球票“秒空”全凭手速……“苏超”已成为一场“现象级”全民狂欢。

  泼天的流量正在变成“留量”和“增量”,从相关文旅消费数据看,“苏超”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相当乐观。擅长市场思维、主打一个“赛事经济算大账”的“苏大强”,正将“苏超”变成整个江苏的推介、引流大会。

  “人文经济”的好球

  “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南哥”之争、“江”“苏”对决、真假“美猴王”……不管看不看球,过去2个月来,这些梗吸引了越来越多网民关注。

  作为一项省级足球赛事,“苏超”5月10日开幕时还默默无闻,不到一个月时间却火遍全网,被网友们捧成“超”字辈——这可是足球圈的“顶级”待遇。

  赛事设计之初,要求各队主场不低于2000座。才打了两轮,一些场地座位较少的城市纷纷开始更换球场。从前三轮场均观众破万,到第四轮单轮场均观众超25000人,第五轮开始单轮场均观众超3万人,单场上座纪录更是连续突破3万、4万、6万大关,南京主场对阵苏州的第六轮赛事,涌进60396名观众观赛。

  如今,“苏超”球票堪称“硬通货”。每轮比赛前,蹲守抢票成了很多人的每周“日常”,而每场比赛动辄几十乃至上百万人次的抢票数据,让“抢不到票”也成为“常态”。不少网友直言:“就算是10万张票也不够抢的。”

  在各大社交平台,含“苏”量也严重“超标”,“常州变丨州”“苏州用上了专业足球场”“这个‘倒挂金钩’太帅了”“业余比赛创造6万人上座纪录”“常州终于得分了”……每轮比赛,“苏超”都会有不少话题占据热搜榜,成为网络爆款……不少体育平台还为“苏超”设置了专区,就在英超德甲“隔壁”。

  又是草根赛事,又是足球,从贵州“村超”到江苏“苏超”,火得有点似曾相识,火的逻辑也很相似,都是以体育搭台,让文旅唱戏,促经济发展,引来满堂喝彩、全网点赞。

  与多彩贵州的“村超”凸显民族文化、村味农趣不同,“苏超”以“散装江苏”“十三太保”等网络老梗出圈,在官媒主动下场并“伙同”自媒体、网友二创玩新梗后,引爆一场网络狂欢。

  单纯“玩梗”很难长久,江苏各地齐心协力搞“对抗”,将“玩梗”与地方经济文化历史特色充分融合,一盘盘深具地方人文底蕴的“创新菜”被端上了桌,也把球踢到了老百姓心坎里。

  事实证明,只有接地气、聚人气、扬文气,才能不断踢出“人文经济学”的好球。

  文旅局长“笑哈哈”

  “苏超”流量一石,常州独占八斗。从第三轮开始,连战连败的常州队虽然“连名字的笔画都快输完了”,稳稳坐在“十三妹”的榜尾位置,却被网友发现实际“赢麻了”,“知名度不知道提升了多少”。

  其实,一切都在“计划”之内。早在第三轮比赛前两天,主场作战的常州就放了“大招”:全市A级景区对持扬州身份证游客免门票。以“看球”为引,以赛事为媒、文旅为核、服务为桥,把网络流量变现成文旅增量。

  这是一次赛事引流与节日叠加的精准卡位。虽然常州输了比赛,但端午节三天时间共接待扬州游客15万人次,中华恐龙园、淹城春秋乐园、淹城野生动物园等景区单日扬州游客占比超过一半。“吃瓜群众”们惊呼:“体育局长的委屈,都化作了文旅局长的笑容”。

  “苏超”能火,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13座城市始终以竞争为乐事,在竞合中共同发展。在“苏超”搭台、文旅唱戏这件事上,每个城市都没闲着。那些榜一之争、美食PK和“拉客”大战,实则蕴藏着各地市不甘人后的精神面貌和市场活力。

  南京结合“票根经济”,为持票观众提供长达前后一周内的指定场景优惠;连云港、南通均针对所有持“苏超”票根的观众推出免门票、餐饮交通优惠等政策;扬州宣布所有主场比赛日所在的周末,国有收费景区将对省内其他12个城市市民实行日间免费入园;每座城市都开辟大量“第二现场”,在比赛日引导市民吃喝玩乐顺带看球……

  第六轮比赛后,南京市商务局监测数据显示,7月5日当天,南京66个“第二现场”吸引观赛客流25.4万人次,拉动总客流142.5万人次,同比增长30.1%;带动商品销售额3.4亿元,增长16.5%。银联商务数据显示,7月4日至7月6日,南京文旅消费总额达到27.2亿元,异地文旅消费17亿元,位列全省第一;淮安市商务局数据显示,7月5日至7月6日,异地来淮消费人次环比增长13.1%,异地消费金额环比增长9.9%……

  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戴斌说,“十三太保”你追我赶一家亲,都希望持续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增量。

  十三地市齐上分

  看似散装的江苏,借着体育搭台搞经济的本事为何如此整齐划一?对此,江苏各地文旅局长和体育局长们的回答可能会有些“凡尔赛”:“无他,但手熟尔。”

  “手熟”是江苏各地多年来文体旅深度融合的结果。近年来,体育赛事拉动消费、带动经济的多元功能不断凸显,作为体育大省,江苏每年要举办100多项全国以上级别体育赛事,可要打好体育牌,办赛只是第一步。

  江苏省体育局局长陈少军直言,除了少数赛事,多数赛事的本体是亏钱的,但办赛要算大账,“大账在于拉动效应、城市品牌”。

  一场赛事办得值不值,要看融得好不好。中国街舞联赛已经连续多年在南京门东历史街区举办,拉动街区营业额明显上涨,“明城墙下跳街舞”成了“金字招牌”;无锡马拉松每年吸引大量外地跑友,今年在餐饮、住宿、交通、旅游、展厅销售和会展服务等方面共产生经济效益5.05亿元……

  回到“苏超”,虽然刚开始不久,但已有业内人士估算,预计全年带动消费将以亿元计算。过去一个月,竞赛组织方江苏省足协、赛事运营方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和各地市都有了“幸福的烦恼”——找过来想赞助、谈商务合作的太多了,“忙不过来,根本忙不过来”。

  如今,省级赞助商已经从开始的6个骤增至27个,各市也动辄都是二三十个赞助商,其中不乏大企业的身影,也有本土小企业参与其中。既有“名气”,也接“地气”,“苏超”在拉赞助时没有被“乱花”迷眼,有定力、讲规则、有规矩,其背后也是江苏多年来致力于打造优良营商环境的折射。

  “城市品牌”则更具长尾效应。“苏超”中,无论是淮安和扬州的“淮扬菜正统之争”、宿迁与镇江的“酒”“醋”之战、南京“盐水鸭”大战无锡“水蜜桃”,还是花果山所在地连云港与吴承恩老家淮安的“西游德比”、徐州与宿迁的“楚汉争霸”、南京与苏州的“江”(江宁府)“苏”(苏州府)对决,满满历史典故,全是特产风物,成功擦亮城市特色名片。

  “苏超”不仅踢了场好球,还拉着十三个地市齐齐上大分。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