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2 00:22:00 股吧网页版
利率债市场“波澜不惊” 机构判断“慢牛”行情仍可延续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期,利率债市场延续窄幅波动行情。分析认为,虽然短期债市利率下攻“乏力”,但“慢牛”行情并未终结,考虑到偏多因素支撑犹存,仍可对债市保持积极态度。

  债市“慢牛”有望延续

  近期,债市表现分歧再次加大,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利差被大幅压缩,如利率债非活跃券和活跃券利差的压缩,信用债与利率债的信用利差压缩等;另一方面,利率债活跃券的利率维持低位运行,难以突破震荡区间。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9日收盘,银行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小幅波动。举例来看,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3M期限稳定在1.28%附近;2年期收益率上探1BP至1.38%;10年期收益率行至1.64%一线。

  “就历史经验来看,当利差被大幅压缩之后,往往对应两种情况。一是,利率债收益率大幅反弹,带动信用债收益率更大幅度反弹,利差重新走阔;二是,利率债收益率向下突破震荡区间,带动信用利差重新走阔。”东方证券研究所固收首席分析师齐晟指出,“前者往往以固收资管产品赎回潮为导火索——起因或来自监管政策影响下的机构赎回潮,或来自预期变化下的居民赎回潮;后者一般对应债市增量资金的不断入场,同时资金面持续宽松往往是必要条件。”

  “面对债市的‘慢牛’行情,目前建议保持定力。”某券商固收部门负责人判断,“利率向下突破震荡区间的机会,大于利率反转向上的风险。”

  毕竟,资金面仍处宽松状态,债市存在套利空间,这也有助于稳定债市的配置需求。

  “尽管5月降准降息已经落地,但这并不代表三季度宽货币的可能性消失。”在华福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徐亮看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基调并没有改变,稳增长依然是央行短期内的首要目标,若经济增长没有看到明显起色反而出现进一步调整压力,那么新一轮的宽货币政策有望启动。”

  不仅如此,现阶段理财产品规模的周期性波动变小,这意味着赎回压力减轻,同样有助于“债牛”的延续。事实上,进入2025年之后,尽管利率下行空间受阻,但理财可以通过逐渐释放2024年累积的收益,来放缓理财净值下降的速度,缓解赎回压力,熨平周期性变化。

  7月仍是交易窗口

  华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周冠南指出,“展望后续,外部市场方面仍是‘悬顶之剑’,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强、可预测性较差,目前仍存反复风险,这可能对下半年的经济运行形成二次扰动——出口面临较大压力,对生产的支持或转弱,进而影响经济增速。”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坦言,基本面不确定性本身就会对经济运行形成扰动,放大预期层面的观望情绪,并可能进一步影响需求释放的节奏。

  由此,对于债市而言,6月至7月作为下半年的重要交易窗口,各机构的布局可以更加积极。

  “鉴于进入8月至10月,债市面临的扰动因素会有所增多——特别是下半年‘宽信用’政策加码预期升温,叠加政府债券供给压力显著抬升,料使得债市收益率呈现易上难下的格局,市场交易空间也会随之压缩,聚焦当下,面对债市交易仍可保持积极态度。”前述负责人称。

  布局建议把握点位

  “尽管关键事件可以作为债市交易时点的重要判断,可当下市场交易速度快、集中度高,对于事件驱动的交易窗口非常短。因此,基于市场交易空间有限、节奏快、幅度小的现实情况考虑,此时把握收益率点位或比选择时点更重要。”周冠南说。

  以2022年为例,彼时债市经历多轮“宽货币率先发力”到“宽信用预期先行”再到“数据印证偏弱”的情景,全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始终维持在2.6%至2.9%的窄区间内震荡波动,未形成趋势性行情。在此情形下,为提高债市投资胜率,各机构大多选择利用市场的波动性,通过低买高卖获取资本利得。

  不过,鉴于市场仍然存在学习效应,且容易受到一致预期带来的影响,因此各机构往往难以精准把握利率波动区间的顶部和底部。在此情况下,牺牲部分赔率以提高胜率可能是更合理的选择。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