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2 00:16:40 股吧网页版
“我们希望把中国的科技带去印尼”!印尼龙头企业来华参赛借机寻找合作者|外资看中国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陶炜

  “我们希望把中国的科技带到印尼去。”印尼领先的健康科技公司Zi.Care的创始人Jessy Abdurrahman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我们希望与中国顶尖创新企业合作,为其进入印尼市场提供桥梁和入口。”印尼最大的气候科技公司GreenTeams创始人Wilson Budiarto Sutarko也对《华夏时报》记者如此说。

  7月9日,《华夏时报》记者在2025“赢在苏州”第二届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的现场遇到这些印尼企业家。在这样一个多数企业展现自己寻找投融资支持的场所,这些印尼龙头企业却通过参赛的方式展示自己,以寻找中国合作者。

  他们借参赛寻找合作者

  据了解,Zi.Care是一家领先的健康科技公司,向印尼的医院、诊所和医疗从业者提供全国唯一达到第七级标准的AI驱动电子病历系统。公司已累计处理超过800万份患者记录,凭借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和130多家医疗机构的广泛采用,Zi.Care正在扩展其物联网医疗(IoMT)解决方案业务。在他的项目讲演过程中,他多次强调自身在印尼有非常强的政府关系。

  “目前我们的愿景是做一个一站式的医疗健康平台,我们想要整合一些中国的科技,把这些中国的科技带到印尼市场去。因为印尼目前很多的产品硬件都是被美国欧洲垄断的,这些产品的价格比较贵,而中国的产品相对来说是性价比更高的,同样的性能价格往往更低。”Jessy Abdurrahman对《华夏时报》记者说。他表示,在印尼的铁路行业和矿产行业都有中国企业参与,他希望在他所处的领域也能有进展。

  GreenTeams则是印尼首家、也是目前最大的一家气候科技公司,在空气质量监测领域具有先发优势。作为唯一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的本土企业,GreenTeams拥有自主硬件、AI驱动的软件以及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够提供实时洞察并确保符合监管要求。其服务涵盖空气质量监测、连续排放监测及实验室检测服务,目前正战略性转向“监测即服务(MaaS)”模式。他们致力于成为印尼气候解决方案的整合者希望与中国顶尖创新企业合作,为其进入印尼市场提供桥梁和入口。

  “我们之前有从中国进口一些相关的硬件,然后也发现中国的相关产品也有比较高的质量,所以我们想要进入中国市场来寻求一些帮助。同时我们也想把中国的科技和我们的产业供应链平台相整合带回印尼市场,以及接下来的东南亚市场,比如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同时我也想说,因为我们跟印尼当地的政府有着深厚的合作关系,我们的创始人之一曾经是政府的顾问,他非常了解当地政府的监管方法以及相关的政策,所以我认为这是我们的一个差异化优势。”Wilson Budiarto Sutarko表示,目前他需要的是跟空气质量检测设备的厂家合作,但是未来会把业务扩大,不仅仅是测量空气质量,还会监测一些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等等。

  中国企业赴印尼开拓仍有空间

  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人口约2.81亿居全球第四,年龄中位数低于30岁,劳动力充足且成本低。2024年印尼GDP达1.37万亿美元(约22139万亿印尼盾),同比增长5.03%;2025年一季度GDP为5665.9万亿印尼盾(约3463.53亿美元),同比增长4.87%,但环比收缩0.98%。中国是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印尼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达147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6万亿元),主要聚焦在基建、矿产、机电产品等。

  尽管中国与印尼的经济联系从总规模来看已经相当庞大,但在很多领域,中资企业在印尼的参与程度并不高。

  GreenTeams的创始人Wilson Budiarto Sutarko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在印尼本地,他所处的领域里很少能接触到中国公司来主动做市场调研。

  一位总部设在新加坡的投资基金从业者也对本报记者表示,中资公司在东南亚的参与程度因行业而异,国内许多餐饮类品牌在东南亚遍地开花,蜜雪冰城遍地都是,鲍师傅也在新加坡开了店。但在制造业产品上,消费者通常还是会倾向于选择欧美日韩品牌。“中国制造已经很强了,但中国品牌还不够强。”她说。

  但这正意味着机会和上升的空间。“印尼市场对价格方面其实是比较敏感的,他们之前采用欧美产品比较多,但现在对中国产品的接受度也慢慢提高了。主要原因就是,假设一台西门子在印尼可能卖个100万美金,可是在国内如果有类似功能的一个设备,它的价格肯定是会低很多。假设你的价格只有欧美品牌的20%,可是你的功能达到它的80%—95%,那么在印尼这么一个庞大的市场是可以接受的。”元禾绿柳基金合伙人陈俊强先生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陈俊强认为,中国的硬件或者是软件提供商如果要直接进入印尼市场很困难,但如果说是通过像GreenTeams、Zi.Care这样的公司来合作,就能获得进入印尼的桥梁。

  需要指出的是,《华夏时报》记者遇到的这两家印度企业并不是唯二的海外参赛项目。据了解,2025“赢在苏州”第二届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是由APEC技术转移中心、苏州市科技局主办,元禾控股和苏州市科技招商中心承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参与组织。参赛项目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光子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及仪器仪表、新能源、先进材料、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等七大科技行业赛道,足迹遍及旧金山、波士顿、首尔、新加坡等12座城市,其中海外项目占比近50%。

  而来参赛的海外项目,目的多种多样。既有希望获得投融资的,也有准备来华设立生产基地的,也有希望开拓市场的,还有像记者遇到的这两家印尼企业这样寻找中国合作方的。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