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经济:开放与韧性共生长”为主题的2025贝壳财经年会7月10日开幕,“智能网联汽车如何重构新生态”分论坛则聚焦中国汽车如何巩固和扩大智能网联汽车优势,加速构建产业新生态。
京西智行副总裁及悬架产品首席技术官陈伟刚在参与“车圈圆桌派”时表示,车路云一体化发展关键点在于商业模式,目前车路云一体化的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是存在的,但如何能够真正识别出价值创造在哪里,如何将其转化为利益,是瓶颈所在。

京西智行副总裁及悬架产品首席技术官陈伟刚。
安全需要整车和产业链企业共同努力
在陈伟刚看来,目前智能辅助驾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对于智能辅助驾驶的安全性,他认为安全是相对的概念,而且永远在路上,永无止境,目前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他进一步表示,安全有造车方和使用方两个相关方,每一方都至关重要。从造车方来看,目前智能辅助驾驶仍存在如长尾问题等很多不足需要解决,需要包括整车和产业链企业在内的造车方共同努力,不断提升智能辅助驾驶技术。从使用方来讲,其对新技术积极拥抱的态度有利于智能辅助驾驶新技术的落地,但同时也要理性看待技术的边界,智能辅助驾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驾驶,不能放开方向盘。
“安全是最大的豪华,也是最酷炫的技术。”陈伟刚说,要让大家都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陈伟刚认为,包括AI大模型等新技术的出现将对很多工作起到提升作用。有句话说“可以把所有行业或专业都用AI重新做一遍”,能用更聪明的方式把事情做得更好。比如京西智行主要做智能底盘,两大产品线分别是制动和悬架,这两类产品都与智能辅助驾驶直接相关。从安全角度来讲,无论是哪个阶段的产品,制动都至关重要。智能化发展阶段,线控制动等能为智能辅助驾驶提供安全保障。
在悬架算法上,传统算法需平衡舒适、操控与安全,依赖大量传感器信号;引入大模型后,可结合智能驾驶系统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数据,提前100-200米感知路况,通过算法调节阻尼,实现更好效果。
车路云一体化商业模式还不清晰
“车路云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点是商业化。”陈伟刚表示,但目前车路云商业模式不是很清晰,成功的产品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能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二是有利可图,才能可持续发展。目前,车路云一体化的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是存在的,但如何能够真正识别出价值创造在哪里,同时如何将其转化为利益,是目前的瓶颈所在。
他以收费站堵车为例解释,很多智能化技术都很成熟,可以结合应用,例如摄像头、车辆识别技术,不需要通过收费站,可直接识别出发地和目的地,直接利用智能化手段实现车路运一体化收费。收费站是一个最经典的车路云一体化案例。
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陈伟刚坦言,未来很难预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作为乐观主义者,我认为汽车的未来是出行机器人,是未来地球上300亿个机器人当中最早出现的一批机器人,未来每个人可能有3个机器人服务,正如OpenAI所说‘温柔的奇点’即将到来,出行机器人会是其标志性符号。”陈伟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