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经济:开放与韧性共生长”为主题的2025贝壳财经年会7月10日开幕。“智能网联汽车如何重构新生态”分论坛则聚焦中国汽车如何巩固和扩大智能网联汽车优势,加速构建产业新生态。
在“车圈圆桌派”访谈中,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郑新芬、深蓝汽车软件开发总经理苏琳珂、阿维塔科技自动驾驶及座舱总监董志华、上汽集团大乘用车智能驾驶总监张栋林、四维图新副总裁许鹏飞、京西智行副总裁及悬架产品首席技术官陈伟刚用一句话表达了对智能网联汽车未来的期待和愿景。

圆桌分享。 活动现场图
【圆桌嘉宾】
郑新芬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
苏琳珂深蓝汽车软件开发总经理
董志华阿维塔科技自动驾驶及座舱总监
张栋林上汽集团大乘用车智能驾驶总监
许鹏飞四维图新副总裁
陈伟刚京西智行副总裁及悬架产品首席技术官
新京报贝壳财经:请用一句话畅想一下智能网联汽车的未来是什么样?
郑新芬:智能网联化发展需要时间,希望未来能在行业、政府、法律法规等层面的支持下,有新的发展空间。期待智能网联汽车能成就智慧交通和流畅生活。
苏琳珂:汽车正从交通工具向消费品过渡,未来期待通过人车路智能网联赋能,成为移动的个性化价值创造终端。
董志华:谈到未来,我心怀敬畏,人类难以准确预测未知。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可能不是现在的形态,就像智能手机取代传统相机,具身智能机器人可能取代专用设备一样,通用化智能体或许会改变现有汽车形态,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超乎想象。
张栋林: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智能网联汽车的最终形态可能是自动驾驶,终极目标是 “轮式机器人”,本质仍是运载工具,会成为 “移动第三空间”。届时,汽车驾驶可能会有诸多不同体验。
许鹏飞:从技术角度看,我很乐观。AI在汽车中的应用会更广泛,能解决人类与物理世界、数字世界的交互问题,提供安全、舒适、便利及情绪价值。智能汽车是人工智能的重要载体,人工智能会助力其实现极致体验。
陈伟刚:预测未来难,但我乐观。汽车的未来是出行机器人,会是最早普及的通用智能体之一。未来每个人可能有3个机器人服务,正如OpenAI所说 “温柔的奇点” 将到来,出行机器人会是其标志性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