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伤害保障扩围,正在给更多身处一线的从业人员“解困”。
7月1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5年货车司机从业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超过八成的司机已参加各类社会保险,参保比例稳步提升。
不过,司机保障服务需求多样,除参保外,有59.91%的货车司机认为,数字货运平台最应加强的保障服务是运费险保障。调查数据还显示,货车司机最需要的社会保障服务是法律援助服务,占比超过50%,远高于其他服务需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日,交通运输部等四部门发文称,要指导平台企业认真落实《关于扩大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的通知》及有关保障办法要求,包括积极开展货车司机职工互助保险业务,为运输途中遭遇意外伤亡和突发重大疾病的货车司机提供帮扶等。
公路货运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3800多万货车司机群体是支撑全社会70%以上生产生活类物资运输的主力军。他们所处的从业环境需要改善,社会保障需要完善。
货运纠纷不断货车司机对“法律援助”需求迫切
《报告》显示,货车司机参加社会保险以新农合养老和医疗保险为主,占比达到52.63%,还有22.02%的货车司机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自行购买养老和医疗保险,19.39%的司机则选择自己购买商业保险,有少部分司机参加了平台试点的职业伤害保险。
记者注意到,交通运输部等四部门指出,各地工会组织、交通运输部门要会同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积极开展货车司机职工互助保险业务,为遭遇意外伤害、突发重大疾病的货车司机提供互助互济保障。
此外,各地还需积极探索推出货车司机职工互助保险业务,为货车司机提供意外伤害、突发重大疾病等保障。鼓励各地加大经费补助力度,为货车司机赠送职工互助保险。
除了参加各类社会保险外,《报告》数据显示,货车司机需要的社会保障服务中,需求最迫切的是法律援助服务,占比达到50.49%,这也反映货车司机群体对法律援助需求强烈。其次是纠纷协调服务和应急救援服务,分别占比35.7%、34.27%,均超过三分之一。
法律援助服务需求迫切背后,是货运纠纷不断。
《报告》显示,有59.91%的货车司机认为,数字货运平台最应加强的保障服务是运费险保障。其中,有半数左右的货车司机遇到过各类货运纠纷,除拖欠运费纠纷外,合同约定纠纷也较普遍。不难看出,当前,拖欠运费等货运纠纷是影响货车司机权益的重要问题。
在交通运输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推动下,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建设了2800多个“司机之家”,为货车司机提供停车、休息、餐饮、洗浴等基础服务。超过四分之一的司机使用过“司机之家”,其中高速公路服务区成为司机使用频率最高的地点。
有专家表示,下一步应进一步完善运费保障机制,建立公平的市场运价机制,加强对数字货运平台的规范治理。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胡大剑表示,正在研究制定公路货运行业标准合同,加快行业价格指数研究发布,强化公平价格引导,同时推动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工会、企业、平台等多方力量,防范“内卷式”恶性竞争,构建多方共赢的治理格局。
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围
伴随新一轮互联网“外卖大战”开始,有关新就业形态人员保障等话题也多次冲上热搜。
2月19日,京东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京东也由此成为首个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平台。紧接着,美团表示,正在搭建骑手社保相关的信息系统,预计自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实施,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自7月1日起,扩大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在原有试点的7个省份、7家平台企业基础上,新增10个省份和滴滴出行、顺丰同城、滴滴货运、满帮等平台企业。
作为为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创设的“新型工伤保险”,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自2022年7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海南、重庆、四川7个省份启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7个试点省份累计参保人数达1234.57万人。
新就业形态是全新的劳动形态,新就业群体有不同的劳动特点。人社部2021年发布的56号文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分法”的概念,是灵活就业领域重大的制度创新。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此前曾对记者表示,“对于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在‘三分法’提出的‘不完全劳动关系’下,如何落实社会保险等劳动保障,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新的制度安排,在全球范围看也是‘无人区’。”
关注新就业形态人员、货车司机群体等的实际需要,以及落实相关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已成为大势所趋。提高新就业形态人员、货车司机群体等的权益保障水平,让他们在面临职业伤害时可以顺利地得到及时的救助和帮扶以及补偿,体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兜底性。
不过,这仍需多方共同配合,包括相关部门的指导,平台改进算法、落实权益,此外还要多倾听一线从业者最真实的诉求、声音,给出更灵活、更丰富多样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