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深市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强化指数表征作用,提升指数可投资性,更好满足资金配置需求,深交所及其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公司于2025年7月11日发布公告,修订创业板综合指数(下称“创业板综指”,代码399102)编制方案,并将于2025年7月25日正式实施。
鹏华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林嵩表示,创业板综指权重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电子、医疗保健、计算机和机械设备五大板块,合计约60%,结构相对均衡,与国家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顶层战略天然契合,为投资者捕捉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的投资机会提供了重要的配置工具。
“修订后的指数有望以ESG评级作为杠杆,撬动创业板上市公司更多关注ESG绩效、更加重视可持续表现,持续提升经营和信披质量,降低尾部风险的暴露。”林嵩说。
7家基金公司火速上报ETF
根据公告,本次修订内容包括:一是引入风险警示股票月度剔除机制,剔除被交易所实施风险警示(ST或*ST)的样本股。二是引入ESG负面剔除机制,剔除国证ESG评级在C级及以下的样本股。修订后,创业板综指样本股1316只,覆盖95%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总市值覆盖率98%,指数表征作用得到强化,样本股质量和指数可投性进一步提升。
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投资副总监兼基金经理万琼说,首先,增加了风险警示股票月度剔除机制,这一调整将增强指数的"尾部风险管控",即避免将存在重大风险的股票纳入成分股,提高指数的稳定性。其次,引入ESG负面剔除机制,这将促进责任投资理念普及,推动资本向治理规范、可持续性强的公司倾斜。
万琼认为,作为优质底层资产,随着本次创业板综合指数的“升级”,指数稳定性和投资价值得到提升,有望吸引长期配置资金流入,为投资者提供更透明、更优质的创新赛道投资工具。
银华基金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创业板综指持续完善编制规则,通过引入风险股票剔除机制和ESG筛选标准,有效防范个股极端风险,优化成份股质量,强化了指数的市场表征功能。
同时,第一财经获悉,在深交所公布优化创业板综合指数编制优化方案后,7家基金公司火速上报创业板综指相关ETF。其中,鹏华基金、银华基金、博时基金等3家公司申报创业板综ETF,建信基金、华宝基金、招商基金、东财基金等4家公司申报创业板综增强ETF。
据华宝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助理、基金经理王正介绍,创业板综增强ETF以创业板综合指数为跟踪标的,在保持ETF交易便捷、费用低廉、透明度高等特点的同时,通过多因子模型等数量化管理手段力求获取超越指数的收益。
王正说,在投资策略方面,华宝创业板综增强ETF拟选取对股票超额收益具有较强解释度的指标构建量化Alpha选股模型。在选股模型之外,通过风险模型控制组合和基准指数之间的行业偏离、个股偏离、风格偏离以及成份覆盖度,进行组合内股票权重的优化配置。
“924行情”以来累计上涨55%
创业板综指发布于2010年8月,选取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全部股票作为样本股,反映创业板市场总体走势。截至目前,创业板综已运行近十五年,累计涨幅197%,年化收益7.6%。
作为牛市阶段“上涨先锋”,去年“924行情”以来,创业板综指累计上涨55%,其中多次单日涨幅超4%;今年以来继续保持良好态势,累计上涨10%,领涨市场主要指数,展现出高收益高弹性特征。
截至2024年底,创业板综指样本股五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3%、8%。据Wind盈利预测数据,2025年创业板综营业收入、净利润将分别增长17%、64%,总体盈利及造血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指数良好表现持续赋能。
创业板指和创业板综指是反映创业板的两只重要指数,其中,创业板综指是A股市场唯一覆盖创业板全部上市公司的宽基指数。
招商基金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说,与仅精选100只龙头的创业板指相比,创业板综指具有三大独特优势:一是行业分布更均衡,前三大行业的权重集中度仅42.4%,显著低于创业板指的53.6%,分散化特征有效降低了单一行业波动风险;二是成长梯队更完整,既包含宁德时代、迈瑞医疗等千亿龙头,也覆盖60%以上中小市值企业,形成“头部稳健+尾部高弹性”的组合,更易捕捉黑马企业的爆发机会;三是历史表现相对领先,近十年年化收益率比创业板指高出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