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7月11日电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发布2025年7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
玉米:本月对中国玉米供需形势预测与上月保持一致。目前,东北地区大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土壤墒情适宜,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等地降水有效改善土壤墒情,总体利于玉米生长发育。未来10天,北方地区局地需防范强降水造成农田渍涝灾害,黄淮地区晴热少雨,应根据墒情及时灌溉。近期储备玉米连续投放入市,以溢价成交为主。国内玉米市场供应相对充足,消费需求处于高位,总体呈现供需紧平衡状态。
大豆:2025/26年度中国大豆供需预测与上月持平。受高温天气影响,豆制品保质期缩短,消费需求减弱。从生产端看,东北主产区大部土壤墒情适宜,光温水条件总体有利,大豆长势良好;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已完成播种,6月末河南、山东等地的降雨显著缓解前期旱情;湖北早熟大豆陆续上市,水分低、品质好于上年。国际方面,全球大豆产量预计延续增势,供需维持宽松格局。北半球大豆进入生长关键期,国际大豆价格将随着主产区天气震荡运行。
棉花:本月对中国棉花供需形势预测与上月保持一致。6月末,全国大部分产区棉花处于现蕾至开花期,发育期较常年提前4—7天。中国气象局气候预测,7月新疆气温持续偏高,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棉花遭受高温热害风险较高。当前棉花库存总量持续下降,但下游市场淡季特征明显,纺企原料采购谨慎,需持续关注天气扰动和关税不确定性的影响。
食用植物油:本月对2025/26年度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形势预测与上月保持一致。国产新季菜籽产量稳定,品质较好,购销已接近尾声。食用植物油处于传统消费淡季,市场以消耗库存为主。夏播花生处于下针期,近期北方多雨天气有利于其产量形成,但需注意对过湿田块加强排涝散墒,以防范可能带来的病害问题。
食糖:本月对2025/26年度食糖供需形势预测与上月保持一致。广西秋冬春连旱对甘蔗出苗和前期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甘蔗长势和株数较去年同期偏矮偏少。甜菜长势总体良好,但内蒙古产区近期降水偏多,易发生病虫害,需提前防治。国际方面,后期需继续关注巴西产糖进度和北半球糖料生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