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许维娜)在沂蒙山脉深处,清晨的薄雾中,果农刘永金正通过手机查看桃园的实时数据:14亩桃林里分布的6个物联网传感器,将土壤pH值、空气湿度等参数同步传输至AI模型,精准生成施肥、防雨建议。
这套由运营商打造的智能系统,让黄桃优果率大幅提升,亩均增收超千元,更带动了全村电商销售额的增长。
这座曾经闭塞的山村,正是智能计算技术普惠应用的缩影。当前,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全球产业格局、大模型加速向垂直领域深耕、训练与应用成本显著下降推动AI普惠,以及AI Agent开启“自主行动”新范式的背景下,我国智能计算产业展现出发展潜力。
如今,中国本土的AI企业通过持续创新,已在大模型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实现并跑。行业应用正从通用模型向垂直领域定制化、轻量化方向快速演进。特定领域的小模型凭借其在效率、成本、隐私保护等方面的优势,正成为推动医疗、金融、能源、制造等行业智能化升级的新增长点。
同时,得益于算法创新与硬件迭代的共同推动,大模型训练与应用成本的大幅降低,显著降低了技术应用门槛,使AI从科技巨头的“专属工具”转变为广大中小企业的“普惠生产力”,加速了人机协同新范式的形成。
此外,智能计算产业的加速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现实挑战,如何将成功的行业试点经验有效复制推广、实现规模化落地,更是当前的关键课题。
据了解,全球计算联盟(GCC)作为我国计算领域的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将于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期间举办“智能计算技术创新与行业实践”论坛。论坛将深入探讨智能计算的前沿技术突破,分享破解软硬件生态壁垒、构建“软硬协同”产业生态的实践经验,并从互联网、通信、金融、能源等垂直领域的标杆案例中提炼AI规模化复制的有效方法论。
与会产学研代表还将共同展望未来趋势,深入探讨AI Agent对人机协作的重构作用以及智能计算的下一个技术拐点,助推产业发展。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发展智能计算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构建健康繁荣的产业生态、完善标准评估体系、推动算力普惠应用,将是释放智能计算巨大潜能、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